第七零九章 鷹嘴崖

鷹嘴崖在解州西南,是京師通往兩路腹地的必經之道,左右大山橫亙,官道也只能因勢利導,選擇盡量從谷中穿行,減少開鑿的人力耗費。

運糧隊伍緩緩前行,兩天後抵達鷹嘴崖,隊伍開進崖下峽谷之中,眾人大為贊嘆,崖下谷底寬闊平坦,地上全是板結的細沙地面,想來是多年雨水流經此地,將砂礫沉澱板結所致,馬蹄踏在沙上只留下淺淺的痕跡,絲毫不陷半分;整個鷹嘴崖谷底就像一個巨大的廣場,若不是零星散布著些樹木,山谷又呈鷹嘴形彎曲,幾乎可以一眼望穿盡頭。

這兩日狄青很低調,向蘇錦要了三套侍衛馬軍的軍服,跟隨同自己而來的兩名都頭扮作馬軍隨從夾在隊伍之中,又用炭灰塗了臉,掩蓋臉上的鯨疤,若非蘇錦相詢,他也盡量的不開口。

蘇錦暗自佩服,不愧是和西賊打了幾年交道的老油條,狄青這是盡量的掩蓋他的行蹤,西賊對狄青太熟悉了,而且也害怕狄青,雖然隊伍前前後後一無異狀,但指不定便有人環伺在側,一旦被人認出狄青來,意圖便會暴露,整件事便算是泡湯了。

大隊人馬進入鷹嘴崖之後,派出的斥候探馬便快馬回稟,前方官道十五裏處似有異樣,有煙塵塵囂之勢。

蘇錦和狄青對視一眼各自心驚,西賊來的好快,接到消息到今天不過六日未到,便已經抵達此處了;鷹嘴崖怎麽也算是距離邊境兩百余裏的腹地,西賊來的如此之快,幾乎可以斷定是接到報信之後立刻便起兵前來,沒有絲毫的猶豫,一方面說明西賊輕車熟路根本就沒將大宋的防線放在眼裏,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們對搶劫物資有著無比的興趣。

西夏奉行以戰養戰,自從範仲淹韓琦達成共識,實行堅壁清野穩固防守之策之後,廣袤的大地上除了城寨幾無人煙,讓西賊們劫掠無落,已經憋得受不了了。

狄青親自出馬,充當斥候前去核實,根據他的經驗,塵土飛揚之勢正是大股騎兵到來跡象,而且下馬俯聽地面,地面亦震動不休,當無疑問。

當晚,蘇錦悄聲下達命令,做了一番布置,安排身手靈活之人上崖頂眺望警戒,倒不是為了警戒西賊騎兵動向,而是為了震懾鷹嘴崖兩側山上可能存在的隨行奸細,晚上的一番布置決不能為他們所得知,一旦走漏了消息,便前功盡棄了。

蘇錦最關心的莫過於範仲淹的大軍的位置,現在已經和敵軍遭遇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範仲淹的兵馬便是東風,只有得知了他的具體位置,蘇錦才好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問及狄青,狄青胸有成竹的道:“今晚必有消息到,蘇大人大可放心。”

蘇錦道:“消息如何進來?谷口外定然已經為賊兵斥候所監視,怕是不易進來。”

狄青笑道:“跟西賊周旋,焉能不做周詳的準備,延州飼有軍鴿數十,如今之事非軍鴿傳信不能傳訊,今夜必有軍鴿送信來到;不瞞你說,隨我同行的馮都頭便是我延州都部署的軍鴿隊都頭,今日已經放飛信鴿問詢,晚間軍鴿必回。”

蘇錦鼓掌大笑道:“好厲害,虧你們想的出來。”

狄青哈哈笑道:“這可不是卑職想出來的,隋唐前朝飛鴿傳書便已經有了,其實用處也並不大,西賊刁鉆的很,軍中亦飼有鷂鷹,專門捕捉我軍中信鴿,獲取情報,所以重要軍務訊息已經不能再用信鴿傳信了,不過這次乃是夜間飛鴿傳書,唯有馮都頭所攜之靈鴿‘黑羽’方可勝任,這黑羽機敏異常,馮都頭可是拿它當寶貝看的,這回但願它能不負眾望。”

蘇錦愕然,鬧了半天還是沒個準譜,這年頭打仗都是估猜摸著打麽?都沒個準信,真是叫人郁悶。

蘇錦的郁悶沒持續多久,後半夜帳外腳步震動,狄青帶著馮都頭不經通報便闖了進來,一疊聲的道:“蘇大人,消息到了,消息到了。”

蘇錦本就和衣而臥,聞言一骨碌爬起來,將狄青和馮都頭讓進帳內,那馮都頭手中捧著一只全身漆黑一團的信鴿,信鴿的腿上綁著一只竹筒。

蘇錦大喜道:“這畜生果然神駿,將來要給它記上一功,好米好谷的伺候著。”

那馮都頭黯然道:“蘇大人,怕是不必了,哎……”

蘇錦道:“怎麽了?怎麽哭喪著臉?”

馮都頭眼淚都快下來了,雙手將那鴿子捧到燈光下,蘇錦仔細一看,但見那鴿子的背上濕潤反光,伸手輕輕一抹,指頭上全是鮮血,原來這鴿子受傷了。

“靈鴿不負使命,不消說是半路上遇到了敵軍的鷂鷹,想必是拼死脫離了鷂鷹的捕捉,終於逃脫完成使命,真是一名盡忠職守的好士兵。”狄青嘆道。

蘇錦對這鴿子肅然起敬,小小一只鴿子,比世上的很多人都強上許多,在鴿子的世界裏,完成任務飛回主人身邊乃是它唯一的信念,而在人的世界裏,遇到強敵之時背叛、貪婪、猜疑、卑躬等等情緒會成為主導,說人不如這扁毛畜生也許有些偏激,但也不能說毫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