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解試(二)

皮鞭的威力確實夠強,那幾名學子的慘狀也觸目驚心,在將傷者擡走送醫之後,場面終於平靜下來;離著貢院門口方圓二十步之內被清理出一片空地。

三名主考滿意的點點頭,兩邊的兩名看來是副手,拱手請中間那國字臉濃眉的主考官上前說話,那主考也不推辭,上前兩步咳嗽一聲,雙目威嚴的掃視全場,頓時學子們自動閉嘴,場面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諸位學子,鄙人京東西路轉運使潘光啟,受禮部委托,主持我京東舉子今年解試科考之事,那兩位大人一位是禮部派來監督我京東西路解試的禮部郎中魯大人,另一位是我京東西路提學司孫提學,我等三人將共同主持本科解試……”

眾舉子們紛紛拱手道:“三位大人好!”

潘光啟和那兩位官員紛紛拱手回禮作答。

潘光啟道:“按照朝廷安排,本科解試共三場分三日考完,第一日試詩賦,第二日試帖經墨義,第三日試策論;須得特殊說明一番,經晏殊大人提議,皇上恩準,解試試詩賦一場亦可以詞代詩,以昭顯我大宋長短句之精媲美前朝,諸位自行選擇即可;鑒於本科人數較多,貢院號舍實難容納全部舉子入場,故奏請朝廷獲準,分兩批舉行,所試之題也分為兩套,第一批與第二批截然不同,故而諸位學子務需擔心公正之事。”

眾舉子竊竊私語,說不上是前一套題好還是後一套好,但大多數人都想分到後一批去應考,這樣最少能從先批考過的那些人口中得到端倪,或許能揣摩出什麽門道來;但也有人願意先考,很多家境貧寒的學子,來的路費都是東挪西借而來,在京城中每日花銷都精打細算,再拖延三日對他們實在是種負擔。

“諸位,閑話不多說,稍後便請副主考孫提學宣布兩批人員名單,本官在此祝願天下學子滿腹經綸得以發揮,十年寒窗,今日便是見真章的時候,光宗耀祖、報效朝廷、破釜沉舟、在此一舉!”

潘光啟頗具煽動性的語言一下子便將學子們的熱情點燃,事實正是如此,十幾年的努力,能不能一舉成名便看今日了。

接下來副主考孫大人開始宣布兩批應考之人,為公平起見,京東西路應天府、濟州、鄆州、曹州、徐州、單州、濮州、袞州八大州府的名字寫成紙條放入甕中,隨機抽取四個州府分為兩組,而剩余的舉子人數最多的開封府,則將人數均分納入兩組。

此舉甚易,只片刻之間兩批先後應考的州府便已經產生。

正如蘇錦所期待的那樣,應天府被分到了第一批之中,跟濟、曹、濮三州以及開封府的八百名學子分到一起。

緊接著便是點名、領號舍牌號等諸般瑣事,一直忙活到接近午時,四千余名學子才陸陸續續排著隊往貢院之中進。

蘇錦領到的牌號是八十八號考棚第六號舍,加起來正好是個八八六,數字倒也吉利,吳恒心領到的牌號最為悲催,便是傳說中的二十一號考棚第三號舍,加起來卻是個213,笑的蘇錦前仰後合,而王安石吳恒心等人卻眨巴著眼睛不明所以,蘇錦心道:說了你們也不懂,213不就是2B麽?這等樂趣卻無人分享,心中倒也憋悶的很。

小穗兒和柔娘、浣娘等人不能近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蘇錦隨著人流往貢院中走,小穗兒雙手合十道:“老天保佑我家公子爺能一舉高中,也不枉他發奮了一番。”

柔娘輕笑道:“公子爺什麽時候發奮了?加一起讀書沒超過三個月,不過以公子爺的聰明才智,奴家倒是一點也不替他擔心。”

小穗兒道:“是啊,雖是如此,但看著這麽大的場面,我心中卻也很是發怵呢,不知為什麽,我一看到這戒備森嚴的架勢,便心裏發慌;晏小姐也真是,這麽大的事她也不來送送公子爺……”

浣娘伸手朝遠處的一棵大棗樹下一指道:“晏姐姐早就來了,只是沒過來罷了。”

小穗兒忙看去,只見棗樹下停著一輛紫色的馬車,車旁兩名女子站在一塊大青石上正朝這邊目不轉睛的看著,正是晏碧雲和婢女小嫻兒。

……

貢院對於學子們的盤查很嚴,所攜之物除了筆墨之外但只要見到有一張紙張,立刻便沒收了;蘇錦親眼看見幾名老兄被從衣角捏出了寫滿蠅頭小楷的小抄,當場便被士兵叉了出去,綁在貢院前的木柱上,立刻有人寫了一張長長的白紙條用漿糊糊在臉上,活像被貼了符的僵屍一般。

“曹州舉子範大進,喪德失行,辜負聖恩,辱沒斯文,示眾三日,永不許參與科考……”

“濮州舉子吳敬梓,喪德失行,辜負聖恩,辱沒斯文,示眾三日,永不許參與科考……”

“……”

紙條刷拉拉隨風飄動,像極了墳頭的招魂幡,眾學子指指點點的膽戰心驚的議論,身上有鬼的幾位趁人不備迅速將身上夾帶之物丟到一邊,免的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