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一章 大慶殿風雲(七)

蘇錦早在揚州抗旨殺人之後便已經想好了托辭,此刻更是不假思索,將準備好的說辭滔滔道來。

“皇上難道以為微臣想背上這個殺人的名聲麽?想微臣過了年才十七歲而已,為了辦糧務殺了那麽多的人,就算殺的是該殺之人,於我名聲似乎也沒多大好處;微臣回廬州之後,四鄉八鄰皆敬而遠之,渾不似以前在廬州之時那般親密,微臣還很納悶,後來微臣的娘親點破了窗戶紙,原來眾鄉鄰都說我殺了不少人,身上有股子煞氣,都不願與我交往。”

頓了頓,蘇錦續道:“微臣原本看上城東李員外家的千金,擬回鄉托人求聘,原本是十拿九穩之事,卻吃了個憋,人家一口便回絕了;媒人婆子回信說,那家小姐嫌微臣殺戮過重,不願嫁我。皇上您說,微臣弄得人人敬而遠之,媳婦都娶不上為了什麽?微臣這不是自討苦吃麽?”

群臣中有人不由自主的笑出聲來,晏殊大皺眉頭,這小子信口胡謅,也不顧體統,大殿之上拿自家的瑣事來說道,真是教人無語。

呂夷簡杜衍等人冷眼看著蘇錦,心道:看你還能出多少的醜,此事解釋不清楚,必不與你幹休。

趙禎本板著臉,聞聽此言不禁莞爾,忙咳嗽一聲掩飾住,肅容道:“這是何道理?蘇專使為朝廷辦事,鏟除貪官奸商,本是大快人心之事,百姓當愛戴推崇才是,怎會有此等事發生。”

蘇錦嘆息道:“誰不是這麽說呢,我廬州百姓淳樸的很,這淳樸是好聽話,說的難聽點便是愚昧無知,卻把我當成殺人惡魔了。”

趙禎安慰道:“蘇專使一表人才,別人看不上你是他們沒有這個福氣,百姓們暫時會有誤解,一旦了解真相之後,必會愛戴尊敬於你。”

蘇錦拱手道:“多謝皇上誇獎,微臣也不是為此事煩惱,微臣只要能為朝廷為百姓做些事情,哪怕受人誤解,一輩子打光棍也無所謂。”

呂夷簡終究忍不住,喝道:“蘇專使便是因為此事才抗旨?”

蘇錦沒理他,面朝趙禎繼續道:“微臣也曾和歐陽中丞商議過幹脆將此案移交刑部審理,落得個無事一身輕;可是當時揚州的形勢實在不容樂觀,眾多官員在押,馮犯的手下門徒甚眾,很多官員的私養的護衛和龍虎門的眾多弟子皆在城中,可疑情形每日可見,也有人趁亂煽動,散布謠言,百姓們也驚慌失措。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和歐陽中丞才決定向皇上請旨,將犯人在揚州正法。”

趙禎托著下巴,緩緩道:“你們是想借正法之際震懾宵小,壓服余孽?”

蘇錦點頭道:“正是作此想法,揚州經歷數十天的饑荒動亂,微臣負皇命前往,雖然拿了首惡,懲了墨吏,但若不能讓形勢平息下來,這差事也只算是辦成了一半;微臣可不想做一半留一半,要做便做到位。”

趙禎贊道:“這種態度還是可取的,百姓們自然希望有個安定的生活,光是拿了人,城中的人心不能平復,還是會釀出事端。”

蘇錦道:“皇上聖明,加之街頭上不知何時傳出一股謠言,說這些官員若是押解上京便會無罪釋放,有人謠言傳的有鼻子有眼,說某官和朝中某大員之間有何種關系,又說可使錢買命,這幫墨吏個個身家巨萬,買命錢對他們而言絕對不成問題雲雲。謠言讓百姓們人心惶惶,我等還未請旨,百姓們已經開始自發的聯名請願了,他們聚集在府衙廣場上聯名寫下請願書遞交上來,這才堅定了我和歐陽中丞請旨的決心。”

趙禎道:“那萬人聯名請願書朕倒是看到了。”

蘇錦道:“是啊,這便是民意,當聖上下達就地正法的聖旨之後,揚州城中父老奔走相告,終於能親眼目睹禍害他們數年的禍首被正法,那是他們做夢也想的事情;百姓們也為皇上的聖明所感動,我和歐陽中丞騎馬巡街宣布皇上聖意的時候,沿街父老盡皆跪地高呼萬歲;那場面簡直太感人了,微臣敢說,現在的揚州城中,人人對皇上奉若神明,都說皇上是百姓的貼心人,大救星。還有百姓編了歌謠歌頌皇上呢。”

趙禎雙目放光道:“哦?歌謠念來聽聽。”

蘇錦清清嗓子道:“東方紅,太陽升,大宋出了個大救星;他為百姓謀福利,他是百姓的大恩人!”

這不倫不類不文不白的歌謠,竟讓趙禎感動不已,雙目也似乎濕潤了,只見他輕敲龍椅扶手,嘆息道:“民意啊,民心所向,乃是朕畢生所望,朕登基以來,致力藏富於民,輕徭役減賦稅,便是想讓百姓們過上安居升平的日子;百姓們雖罹遭饑荒,但朝廷但有片恩,也懂得回報,實在是叫朕汗顏。”

蘇錦道:“皇上也不必如此,這都是皇上施仁政的成果,是您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