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四章 夜談

廬州城不啻於發生了一場超級大地震,短短數日時間,在廬州城中也算是聲望高隆的知府朱世庸便從雲端摔落地獄,瞬間成為階下之囚。

城中大小官吏輪番接受歐陽修的盤查問詰,一時間人人自危,滿城煌煌。

廬州廂軍亦被盡數卸去武裝,大小軍職但凡參與其事者均拿辦關押,唯一例外的就算是投誠過來,跟隨蘇錦浴血拼殺幸存下來的四十多廂兵了。

商會唐紀元以及兩位副會長和部分商賈盡數被羈押,家產全部封存起來,騎著高頭大馬的禁軍士兵不斷穿梭於各大市口的商會鋪面,張貼封條將涉及的鋪面查封起來。

歐陽修在刑獄上確實有些本事,諸事繁雜,他卻有條不紊,提拿人犯、查勘證據,進行初審;一切進行的井井有條。

他的效率也不低,兩日後案子基本上告一段落,當然這一切和朱世庸為求寬恕家小幾乎逢罪便認大有幹系,比如十年前的疤臉黑七等匪酋刑場掉包案,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他也供認不諱,更別提其他證據確鑿的案子了。

至於通匪之罪他倒是不認,事實也是如此,他跟土匪並無瓜葛,只不過是借土匪之手置蘇錦於死地罷了;而歐陽修也明白這一點,從陳老根的敘述中可以得知,朱世庸確實並未和土匪有所瓜葛,所以這條罪名便改成了‘公報私仇,設局陷害朝廷命官;損害朝廷重要糧務,罔顧皇恩,有辱官體’之罪;另外關於糧務之事,自然有另一項大罪等著他,那便是‘勾結奸商,損公肥私,篡改糶糧日期,公然破壞糧事’之罪。

其他的諸如都是些小罪名,跟這幾樁大罪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了。

案情落實之後,歐陽修火速寫好奏報加急送往京城,並在全城公告案情始末,撫慰百姓驚慌的心情。

朱世庸平日裏隱藏的夠深,在民間聲名並不太惡,告示貼出,頓時全城大嘩,百姓們萬沒料到,廬州的父母官居然是這樣的人;與之相比商會三人的罪行公布卻是另外一番反應,唐紀元等人十年前崛起之時曾命黑七等人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此刻舊仇新恨湧上心頭,廬州百姓無不額手稱慶。

正月初十的晚上,歐陽修和蘇錦於和豐樓擺宴招待此番客串而來的禁軍,十名都頭本是奉命截斷各州之間的糧食運輸,無意間卻跟隨歐陽修立了這個大功,眾人心情暢快之極,這一頓酒喝到三更方休。

送走了禁軍諸位都頭,歐陽修興致不減,拉著蘇錦在和豐樓三樓另開一席,和蘇錦把酒言歡。

“蘇專使,對於這幾個月的事情,你是怎麽看的。”歐陽修面孔微紅,酒氣逼人,但看得出他的心中卻是極為清醒。

蘇錦夾了一塊鵝肝塞進口中,慢慢咀嚼,慢慢咽下,笑道:“對我個人而言,如在夢中。”

歐陽修一笑道:“何止你有此感覺,我也覺得不可思議,明日朝廷聖旨便要來了,我估計定是要我等押解犯人上京復命,你我都要進京述職了。”

蘇錦點頭道:“這是肯定的,不瞞大人說,我這心裏老是有些惴惴不安,咱們連番在揚州和廬州兩地鬧出驚天大案,您以為這趟述職會在什麽樣的氣氛中進行呢?”

歐陽修端起酒杯朝蘇錦一舉杯,自顧飲下,笑道:“蘇專使真是不同他人,別人若是有了這麽大的功勞還指不定如何想回京去受賞呢,偏偏你卻有擔心,真是奇怪了。”

蘇錦翻著白眼道:“大人,在你面前我能說假話麽?有些事還需您大力維持方可,這次功勞雖不小,漏子也同樣大,我只希望是功過相抵,能不受處罰便阿彌陀佛了,至於受賞,倒也沒有奢望。”

歐陽修點頭道:“此言倒也發自你真心,實話告訴你,你心中惴惴,我心中同樣煌煌不安;你我盡在一壺中,誰出了差錯都不好,那件事咱們從此不在提及,你沒做過,我沒見過,就此煙消雲散。”

蘇錦笑道:“就怕事情了結不了。”

歐陽修道:“該了結的自然會了結,不該了結你想了結也不成,當今聖上雖仁厚治國,奉行無為而治之策,但大事小事盡在其心中,若要瞞得了兩府那些人倒能辦到,但是若想瞞得了他,我看不大可能。”

蘇錦一驚道:“那豈不是要糟糕?”

歐陽修哈哈一笑道:“聖意難測,但也不用這麽擔心,我歐陽修雖不敢說揣度的一清二楚,但七八成還是能猜的到的,自打在揚州時皇上答應我等處斬揚州犯官之時,皇上的態度便已經明朗化了,只是你不善於揣度其中之意罷了。”

蘇錦疑惑的道:“果真如此的話,又為何派那殿前軍副指揮使張美前來阻撓呢?”

歐陽修一笑道:“這便是皇上的高明之處了,那時即便你不提議立即處斬,本官也會趕緊安排處決犯人,因為中間的空擋就那麽兩天,那時皇上特意留給我們的,我們若手腳慢一些,這個機會便溜走了;所以手快有手慢無,咱們玩的就是看誰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