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八章 銀莊(上)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蘇錦將胸中思考了很長時間的想法娓娓道來:“我大宋所流通之錢以銅錢為主,銅錢雖輕薄,但大批使用依舊十分的麻煩,一貫千枚,重逾五斤余,尋常壯漢,身攜三五十貫已經是很重的負擔了,正因如此,每每攜款外出終須雇傭鏢局護送,騾馬大車也必不可少,白白的浪費人力財力,沒錢煩惱,有錢也煩惱,這豈不是篤篤怪事?”

晏碧雲忽然道:“難道你想學天聖元年的益州,發行交子麽?”

蘇錦一愣,猛然想起宋朝曾經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名為‘交子’,若交子可行,自己這個想法豈非毫無用處,人們攜帶紙幣購物,不是輕松又愉快麽?

但是既然交子如此便捷,為何天聖元年至今,大宋各地卻並未紙幣盛行,而依舊是在用笨重的銅錢作為交易的貨幣呢?

“奴家聽伯父大人談起過,天聖元年在益州轉運使薛田和張若谷的建議職下,朝廷於蜀地設立益州交子務,發行面值不等的官交子用於往來交易,你的意思倒是有些像要效仿他們發行交子的意思。”晏碧雲道。

蘇錦擺手道:“非也,我所說的跟交子不同,其實發行交子也是個好辦法,只是既然官交子發行了十六年,大宋各地依舊以銅錢為流通手段,顯然這個交子發行的並不成功;恐怕是百姓們不太願意使用吧?”

晏碧雲道:“你說對了,朝廷本是因蜀地缺銅,當地便鑄造鐵錢代替銅錢,鐵錢不但笨重,而且價值頗低,一貫鐵錢價值僅值銅錢百文,況且益州以外各州府民間商賈百姓都不認可鐵錢的價值,而朝廷又無力調運銅錢去蜀地統一置換,所以才將民間一種自發的交子收歸朝廷發行;但是朝廷沒有準備好相應的兌換機制,百姓們拿到交子之後反而兌換不成真正的錢幣,久而久之交子便失去信用,以至於用者廖廖,百姓們怨聲載道,一件好事反倒變成了壞事。”

蘇錦道:“那這些發放下去的交子豈非成了廢紙一張麽?”

晏碧雲道:“是的,後來的交子幾成廢紙一張,朝廷不知聽從何人之策,發行新交子替換舊交子;為了減輕朝廷兌換銅錢的壓力,竟然規定新交子一緡換回舊交子五緡,導致交子的信用度急劇下滑,也導致交子大幅貶值;官家停止兌換之後,一緡新交子在市面上僅能兌換一百文銅錢,為此差點鬧出了漏子來。”

蘇錦罵道:“這不是胡鬧麽?當時應該不是晏大人執掌三司吧,這麽糊塗的主意也能想得出來,這不是變相搜刮百姓膏腴,飲鴆止渴麽?那設立的交子務現在還在麽?”

晏碧雲道:“還在呢,京西陜西兩路也被囊括進交子使用範圍,朝廷財政吃緊之時便會發行交子攤派下去,承諾三年五年期限加高利兌回,但三五年後這些交子即便兌換回來,也是大虧特虧,因此事,前年陜西還出過暴亂,伯父大人幾次上奏取消,卻被駁了回來;正如你所言,這確實是在飲鴆止渴。”

蘇錦明白,這是朝廷變相的拿交子當做一種國債在使用,到了兌換期,通貨膨脹又會注定讓這些交子貶值虧本,朝廷是解了燃眉之急,倒黴的便是京西、益州、陜西三地的老百姓們了。

“交子作為紙幣發行須得有足夠的準備金以實現信用,應該做到兌換自由,並有保證價值的措施方可,泱泱大國玩這些小心眼,這不是胡鬧麽?”蘇錦無語了。

“大東家說的辦法是什麽?可千萬別和這些事關聯上,這是坑人呢。”張榮欽道。

蘇錦道:“我說的辦法跟朝廷毫無幹系,老百姓們不相信交子之類的虛擬玩意,我們就還讓百姓們拿銅錢交易,只需在各地商業發達之地設立銀莊,進行自由匯兌,這個問題將迎刃而解。”

“銀莊?自由匯兌?”眾人傻眼了,這些詞聽也沒聽說過,全部如墜雲裏霧裏,根本就不明白蘇錦說的什麽意思。

“本來我想叫它銀行的,不過銀莊聽著更加霸氣,姑且叫做銀莊吧;操作的原理很簡單,譬如我蘇記在汴梁和廬州、應天府三地設立銀莊,有廬州商戶去京城采購貨物,那麽他只需將所需錢款存入我廬州設立的銀莊之中,我銀莊出示票據,此人只需攜帶票據上路,到了京城憑票從京城的蘇記銀莊中提出款項用來采買貨物便可;若京城采買不到,此人可拿著票據去應天府采買,票據一樣有效,你們說這樣豈非便捷之極麽?”

在場之人全部傻眼,這個想法簡直太過奇妙,眾人的眼前似乎出現了一片新的天地,若此時可成,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晏碧雲和掌櫃們不約而同的開始在腦海中構建蘇錦描繪的情景,一時間花廳上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