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 左右為難

簾幕高挑,晏碧雲垂首而入,悄無聲息的碎步來到蘇錦面前福了一福。

“晏小姐,這是禦史台歐陽中丞,去見過大人,然後我有幾句話和你說。”蘇錦輕聲道。

晏碧雲輕聲答應,緩步來到歐陽修面前道個萬福:“碧雲參見大人。”

歐陽修看不清她的臉面,又不好直盯著晏碧雲細看,但‘碧雲’二字入耳,頓時一愣,忙作揖還禮道:“你是……?”

晏碧雲擡起頭來,剪水雙瞳緩緩從歐陽修臉上掃過,輕笑道:“歐陽世叔怕是記不得奴家了,去年端午,皇上宮中賜宴,碧雲隨伯父大人入宮赴宴曾和世叔同席呢。”

歐陽修腦中靈光一閃,猛然想起面前這個女子是誰了。

“本官想起來了,你是三司大人那天帶在身邊赴宴的晏家侄女兒?你……你怎地在這裏?”

晏碧雲臉上一紅,垂首不答。

歐陽修張大嘴巴指著蘇錦道:“你……她……你們……?”

蘇錦拱手道:“中丞大人,晏小姐是在下紅顏知己,並無其他關系,大人莫要胡亂猜疑。”

這是典型的不打自招,越是撇清,歐陽修便越是不信;剛才說這客棧中住的都是跟隨他一起從應天到京城再到揚州的家中使女,這會子怎麽又忽然冒出來個三司大人的侄女兒,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歐陽修心裏亂成一團,事情看來有些棘手,很明顯這位晏小姐跟蘇錦的關系可不是紅顏知己這麽簡單,她住在這裏,蘇錦也住在這裏,這兩人之間到底是怎麽回事兒,還真是不好說。

歐陽修擔心的不是這個,晏碧雲是龐家媳婦歐陽修自然是知道的,對於龐家死活拖著婚約不放晏碧雲改嫁的行為,歐陽修也早有耳聞,私下裏也慨嘆此女命運不濟,出嫁前夫君便亡故,卻又成為龐德和晏殊兩人爭鬥的犧牲品。

正值韶華年歲的女子,硬生生被蹉跎青春,實在有些說不過去,雖然節烈之風乃是大宋上下大力推崇,但若真是改嫁,倒也沒什麽好指謫的,畢竟朝廷只是提倡,並非強制禁絕。

所以歐陽修如果見到晏碧雲和其他的任何一個男子在一起,他也不會這般的大驚小怪;但是晏碧雲跟蘇錦搞到一起,這就教人頭疼了。

歐陽修精密的大腦快速運轉,很快便聯想到晏殊對蘇錦如此看顧的原因了。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憑什麽晏殊便要將他推薦給皇上擔任糧務專使?這個問題曾困擾歐陽修多日。

是因為有才?天下人才多得是,四大書院、京城太學、各州府學中青年才俊多如過江之鯽,為什麽不是別人,而偏偏是他?

因為有家世?歐陽修早就查的一清二楚,蘇錦就是個廬州商賈之家的少東,往上追溯五代家中也沒有一個曾在朝中為官,甚至連個小吏也沒當過。

既然這二者都無,晏殊推薦他的理由何在?若說糧務之事非蘇錦不能解決,這是扯淡,朝中隨便拎出來幾個,也未必辦不好這糧務之差,這小子雖有些本事和手段,但決不至於到了不可替代的地步。

這些問題歐陽修又不好去問晏殊,只能將原因歸結於晏殊對蘇錦是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至於朝中議論紛紛說蘇錦是晏殊的私生子雲雲,歐陽修自然是不信的,那只是無聊之人的隨口謠傳罷了。

而今日,這個問題的答案終於浮出水面,晏碧雲竟然跟著蘇錦東奔西走,而且毫不避嫌的住在一起,這事怎麽想怎麽不對勁,而且此事晏殊豈會不知?

實際的情形恐怕就是,晏小姐被蘇錦這小子給勾上手,而晏殊又是出了名的喜歡自家這位侄女兒,得知此事之後自然是愛屋及烏積極的幫蘇錦謀個前程;於是乎蘇錦便成了晏殊眼中糧務專使的不二人選,憑著他的面子,皇上自然也不會多加幹涉,糧務專使的屬三司管轄,皇上是個和稀泥的泥水匠,他斷然不會駁了晏殊的面子。

歐陽修想通此節,憂慮更甚;晏碧雲還是龐家婦,晏殊居然能容忍蘇錦帶著她到處亂跑,晏殊難道不怕名譽受損,不怕龐籍知道之後跟他大鬧一場麽?

若說晏殊不顧及晏家的名聲那絕無可能,要麽是晏小姐已經對這小子死心塌地晏殊也無可奈何,要麽便是晏殊得了什麽人的準許,根本就不怕龐籍來鬧;前一種倒也罷了,如果是後一種情況,給晏殊撐腰的人必然是聖上無疑。

雖然龐籍故意不解除晏家婚約之舉也屬無可指謫,人家畢竟是婚嫁六禮行其五,說起來晏小姐也算是龐家婦,可是晏家女望門寡卻不能改嫁這件事大家卻都不以為然;龐籍只是以此事故意惡心晏殊,這一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而皇上表面上不說,暗地裏為晏殊撐腰也並非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