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八章 夜審

府衙內堂的一間屋子裏,蘇錦正在審問揚州通判郭品超。

郭品超本以為白天的公審過堂之後,事情便已經了解,押回大牢之後尚暗自慶幸,按照白天的口供,自己是誤入馮敬堯紅粉陷阱之中,最後不得已幫他做了幾件有違朝廷規矩之事。

比如在徭役之事上本不可以錢代役,自己額外給予照顧,允許馮敬堯出錢免徭役;還有便是利用職務之便利私準馮敬堯售賣朝廷限量專賣的鹽茶等物。

看起來好像很了不得,可是深諳此中關竅的郭品超知道,這些事根本就是微不足道之事;馮敬堯課稅積極,朝廷一文錢也沒少拿,就算是追究,也只是個行事不當而已,對於朝廷賦稅卻是影響不大。

晚間忽然又被拎來過堂,郭品超的心裏打起了小鼓,難道又有什麽尾巴落入他們的手中了麽?心裏打定主意,有鐵證的便痛快的承認,免受皮肉之苦,沒證據的自己絕不多說一個字,只要是宋知府審理,不怕糊弄不過去。

然而他看到對面坐著的是照面不多,話也沒說幾句的蘇錦時,頭有些大了,正是此人來到揚州,將他安逸舒適的生活像一只花瓶一樣被無情的砸碎,而此人武能滅八公山土匪,心計艱深之處連馮敬堯也著了道兒,怕是不好糊弄。

“郭大人,郭通判,你可好麽?”蘇錦笑盈盈的發話了。

“犯官郭品超罪該萬死,一時不慎,誤入奸人彀中,實在是有負皇恩,愧對百姓。”郭品超叩頭如搗蒜,眼淚鼻涕一大把。

蘇錦笑道:“郭大人倒是明白人,只可惜醒悟的晚了些,身為一州通判,乃是中樞委派之官,當得上是下接地氣上通朝堂的大員,知府大人之下的第一人,掌管著揚州府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之事的決斷之權,可謂是位高權重,責任也重大,如何會被一介刁民掌握控制,著實教人想不通啊。”

郭品超叩頭道:“是是是,犯官未能潔身自好,事後又未能幡然醒悟,實在是糊塗,犯官今日在公審大堂之上已經將所犯之罪供認不諱,朝廷如何責罰在下都心甘情願的接受。”

蘇錦冷笑道:“供認不諱,好一個供認不諱,我看你太不老實,你供認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也叫供認不諱?”

郭品超身子一抖,忙道:“專使大人說哪裏話來,犯官已經到了如此地步,還有何好隱瞞的?”

蘇錦道:“你糊弄別人也許能糊弄過去,但是想糊弄本使,你是打錯了算盤了,勸你好好想想,最好是竹筒倒豆子,這樣你也爽快,我也舒坦。”

宋庠臉色尷尬,‘糊弄別人也許能糊弄過去’這句話擺明是說自己被郭品超糊弄了,這小子當面不留情,說話當真的紮人心窩;眼見蘇錦除了威脅之外,倒也沒什麽真憑實據,宋庠忽然很想看他的笑話,心裏倒有些希望蘇錦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但馬上宋庠便為自己這齷蹉的想法感到羞愧,讀了聖賢書之人,怎能生出如此小人心理,這是褻瀆腹中詩書,玷汙自己的高潔品行啊;都怪這小子,把自己都快氣糊塗了。

郭品超自然不會為蘇錦這幾句話便真的竹筒倒豆子,假模假樣的翻著白眼思忖半天,委屈的道:“專使大人,犯官已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所有的事都在白天跟宋大人坦白了,您叫犯官說什麽呢?不如這樣,大人提個由頭,讓本官回想回想,犯官記性有些差,很多事也許忘了也未可知。”

蘇錦暗罵一聲:好狡猾的老狐狸。

郭品超既不願痛快交代,又不把話說死,以免蘇錦出示證據的時候落得個不老實交代的名頭;推說記性不好,那便是隨時能想起什麽,只要確鑿罪證,那便想的起來,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得力,那便是想不起來了。

“這樣吧,郭大人,本使不想對你動粗,說起來你也算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從你的履歷上來看,你也是貧寒出身,考了科舉之後到化州為官,一路走來倒也算的上是清廉之人,如此才受朝廷嘉許,調任揚州通判;就你以往的為官政績來看,朝廷斷然不會不考慮你以前的貢獻;照本使來看,雖然官職必丟,但決不至於丟了性命,本使原本就和宋知府打過商量,在報送上去的案件卷宗上替你說幾句公道話,但是這一切都取決於你的態度;態度端正了,便是確然有悔改之意,人無完人,一時失足也是有的,但決不至於一棍子將人打死,你說本使說的是不是這個理?”

宋庠咂咂嘴,翻翻白眼,這小子信口雌黃,什麽時候跟自己打過商量,說要替此人說幾句公道話?這家夥謊話張嘴就來,雖是能吏,卻不齒其行為;此間事了,以後需離他越遠越好,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太失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