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第一要務

大宋親歷元年臘月初九清晨,揚州城經歷了一個不平靜的夜晚,終於在清晨的霜霾中迎來了第一縷朝陽。

全城百姓都起的很早,即便是在漆黑的夜裏,昨夜的大動靜早已經折騰的家喻戶曉,人們自發的湧到街口各處官府的公示牌前,等候著府衙貼出的告示,因為道聽途說的傳言畢竟不能釋疑,官府出的告示雖然也不可信,但是在這件大事上,應該不會胡言亂語。

辰時三刻,衙役們姍姍來遲,一路吆喝著讓道,來到告示牌前將蓋著知府大印的碩大告示牢牢貼在告示板上;百姓們一個個像是受了驚的大白鵝伸著脖子朝告示上瞅,大多數人不認識字,也瞧不出什麽所以然來。

“公差大哥,昨晚到底出了什麽事啊?鬧了一整夜,馬蹄子在街上響了一夜的……”有人問道。

“諾,上邊不是都寫著麽?”衙役一臉不屑,指著告示道。

“那個……小的不識字,給講講唄。”

“不識字?這下知道讀書的好處了吧,平日裏你們一個個見了落第的秀才公子們個個喊窮措大,這回知道大字不識一個的壞處了吧。”衙役笑道。

“是是是,小的們知錯,快給念念,說的什麽?”

“也罷!”那衙役挺胸疊肚盯著告示搖頭晃腦的念道:“告揚州父老鄉書:我大宋煌煌盛世,今上仁義洪武,皇恩浩蕩之下,宵小饞頑無所遁形;經查,揚州龍虎門武館之主馮犯敬堯,原是西北匪類,造下殺孽無數,潛逃來我揚州隱姓埋名十六載,期間魚肉百姓,橫行鄉裏,勾結府衙官員十余名,強占旺鋪數十處,囤積朝廷重要物資,欺行霸市,大發國難之財;又夥同手下弟子,在我揚州府犯下命案十余起,乃是我揚州一霸,實乃十惡不赦之徒。”

“朝廷糧務專使蘇錦,奉皇命來揚州辦理糧務賑濟之事,於查勘糧務之時覓得蛛絲馬跡,遂同揚州知府宋庠一起小心查探,搜集證據,終於探明馮敬堯底細以及諸般罪狀,並於臘月初八日夜將一幹罪魁和勾結之官吏一網成擒,為我揚州百姓除此貽害。現公告全城百姓,有冤訴冤,有仇訴仇,凡受馮敬堯毒害之民,均可去府衙備案,知府衙門於初九初十兩日授理審核,過時不候!”

衙役念完告示,轉身道:“大家可都聽明白了麽?”

百姓們炸了鍋般的議論起來:“果真是馮老虎,這廝原來是土匪,難怪了……”

“想不到這個惡人也有今日,這下我死去的叔公可以瞑目了,西城菜市口那家茶鋪子便是這廝派人強行買去,只作價三十貫,叔公一輩子的心血都被這廝給毀了……”

有人道:“你叔公為何不訴之官府呢?”

“怎地不告他?叔公跑去告狀,卻被提刑司給打了一頓板子丟了出來,說我叔公受了人家的錢,乃是公平交易,事後反悔是為刁民,可憐我叔公一氣之下上吊走了絕路了,這下子叔公可算是瞑目了。”

衙役道:“告示上說了,今明兩日宋知府和蘇專使坐堂受理,你等有什麽冤情,盡管去。”

百姓們紛紛叫道:“去府衙告狀去,這下子揚州算是晴了天了。”

“同去同去,老漢我也想去看看蘇專使,這告示上說的明明白白,若不是他,誰敢動馮老虎分毫?”

“說的對啊,還是蘇青天有膽色……”

人群興高采烈的議論,紛紛往府衙匯集而去。

……

蘇錦並不在府衙,他正帶著人忙著收拾善後事宜,潘江有些本事,本來逃脫的兩名涉案官員蘇錦是要他天明再搜捕,可是他硬是後半夜挖地三尺給挖出來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龍真依舊沒有見人影,也不知躲在哪個犄角旮旯。

不過蘇錦倒也不太著急,只要還在城中,怕他飛了不成,提刑司的沈提刑還沒提審,龍真逃跑八成是他放的風聲。

但是蘇錦現在不著急提審他,他正帶著侍衛司馬軍一幹人在四城各處抄沒馮敬堯的家產,這樣的事蘇錦便是再苦再累也要去做,這可是一塊大肥肉啊,那麽多陣亡的官兵要撫恤,還有那五十匹珍貴的戰馬,還有自己許諾給參與此次行動的廂兵和禁軍的賞錢,這些雖然都是當時隨口的許諾,但都是要兌現的,這些錢從哪來?向朝廷要?怕是一個子兒也要不到。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蘇錦喊著口號給自己打氣,朝廷不掏腰包,難道自己掏腰包?門都沒有,馮敬堯的家產一旦上報之後便一個子兒也別想要回來,所以蘇錦寧願自己親自動手。

當然在宋庠的眼中,蘇專使這是不知輕重,放著犯人不提審,證據不收集,卻跑去幹屬官們應該幹的事兒,真是教人想不通;對於宋庠的嘀咕,蘇錦自然是當著耳邊之風,一笑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