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邊緣人物

蘇錦無奈,只得隨著邱大寶來到聚義廳後的小舍,兩間小石屋坐落西北角,看似清凈,實際上正在寨墻上的土匪的監視之下,進出屋外都需經過聚義廳邊的小過道,過道上早已安排了七八名土匪站崗,實際上便等於是將蘇錦等人軟禁了起來。

邱大寶略帶歉意的道:“蘇專使,山寨簡陋,只能湊合著呆著,晚間大當家的自然會給你回話,你便安心的歇息一會,可不要隨便亂走,寨墻上到處是暗哨強弩手,若是不慎誤傷了您,那可就不好了。”

蘇錦皺眉道:“二當家的,我把話說在頭裏,若是晚間你家寨主不給我回話,我可等不得,大不了帶著我兩位兄弟硬闖下山,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邱大寶道:“蘇專使,你可切莫這般想,大當家為人做事……還是有分寸的,不過他的脾氣是吃軟不吃硬的那種,你言語之際也無需那般的咄咄逼人。”

蘇錦點點頭道:“二當家的倒是個明理之人,不妨跟二當家的明說,此次你們實在做的太過了些,連皇糧都敢劫,此番朝廷是鐵了心要剿滅你們,朝廷下了鐵令,不計傷亡,不計損失,誓要將你等全部剿滅。”

邱大寶道:“想剿滅我八公山怕也不是那般的容易。”

蘇錦道:“這倒是實情,不過二當家的真的以為八公山便是牢不可破麽?這山寨確實堅固,不過你們過於自信了,打仗依靠地勢是不錯的,但最終講的是實力,一個數百人的山寨,就算是我這樣不懂軍事之人來指揮也必然能拿下。”

邱大寶道:“蘇專使想當然了,若是什麽人都能拿下我山寨,咱們八公山好漢還能屹立於此經年不倒麽?”

蘇錦搖頭道:“那是你們還沒引起朝廷的重視,西北和西夏軍的戰事才是朝廷的重心,譬如人身上的疾病,疥癬之疾無關痛癢,總是先治療重症才是。”

邱大寶沉默不語,蘇錦輕聲道:“再對你說件事,免得你以為我吹牛,這山寨最大的弊端是什麽你知道麽?”

邱大寶道:“我山寨地勢雄偉險要,關卡雄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本人倒沒覺得有什麽弊端之處。”

蘇錦哈哈大笑道:“二當家的就是自信,不過在我看來破綻處處,而且山下官兵已有應對,只一個字便可破之,那邊是——火!”

邱大寶一驚,旋即笑道:“笑話,當此大雪滿山,漫山連一塊幹柴禾也尋不著,火攻何足為慮?”

蘇錦嘿嘿笑道:“莫要強辯了,火油澆上,便是水也能燃燒,更何況是些油脂充足的松木,只不過火油珍貴,大多用於西北前線,所以這幾次圍剿你們都沒用此計;不過此番不同了,朝廷一旦下了決心,什麽事兒都好辦,不妨告訴你,山下已經集結了近五百桶火油,只需用棉球蘸滿戳在箭尖上往樹林裏這麽一射,你猜結果會如何?”

邱大寶心裏涼了半截,火攻確實是山寨的軟肋,大當家的也曾數次提到此事,每月都會命人在山腳除草伐木,弄出隔火的空地來,不過山上人力有限,也清理不出多大的地方來,對方真的用火箭燒林,那是絕對沒有辦法的,只能寄希望於火勢蔓延之際遇濕木而自息。

不過指望火頭自息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要有數棵大樹燃燒起來,周圍的林木自然被烘幹引燃,若無施救措施必然釀成大火,火勢一旦蔓延到山寨主峰山腳下,那便無法控制了,因為地勢陡峭,山火正好向上燃燒,整座山頭將成為一座大火炬。

蘇錦見話語起了作用,繼續在面罩寒霜的邱大寶耳邊嘮叨道:“本人此次上山便是奉命招安八公山眾人,因為我不願看到這種生靈塗炭的慘狀,即便是火攻,雙方死傷也必然慘重,但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八公山上草木不剩。”

邱大寶將信將疑道:“朝廷既然下定決心剿滅我等,又有十足把握,又為何答應要你前來招安呢?”

蘇錦笑道:“這你就不懂了,今年乃大旱之年,朝廷各項稅收財務都吃緊的很,西北戰事懸而未決,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大費周章,打仗可不是說打就打的,打仗是要花大筆的錢銀的,人吃馬嚼,戰死士兵的撫恤,有功之將的獎賞都是一筆大數目,平常年月自然不算什麽,像今年那可就是大負擔了。”

邱大寶細細思索蘇錦的話,他還是有些不信蘇錦的話。

“而且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你們搶的這五十萬石糧食,那是揚州百姓的救命糧,皇上命我從廬州商戶手中籌集而來運抵揚州府,便是為了平抑揚州缺糧引起的風波;你們劫了別的什麽倒也罷了,現在大宋處處缺糧,你們偏偏在這時候伸手,皇上豈能不惱?但是投鼠忌器,又怕你們一怒之下將這五十萬石糧食焚毀,一時也無處籌糧緩解揚州之患,所以我提出招安之策倒是個合乎皇上心願的兩全其美的辦法,一來避免大面積的死傷,解除八公山匪患,二來又可保全這五十萬石糧食,對你們來說從此名正言順的堂堂正正的做人,既有了一條出路,又不必給子孫留下罵名,這正是一石數鳥之策啊,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