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威懾力

故友重逢,自然歡喜無限,只是這重逢來的不是時機,正是山窮水盡之時,連相互間的問候話兒都帶著些憂郁的意味。

天長離揚州本就不遠,兩地的百姓也是常來常往,親戚好友聯系的也多,揚州缺糧,天長也好不到哪去,只不過天長是個小縣,種地的比縣城的多得多,莊戶人家總是有辦法弄些雜七雜八的玩意兒果腹,所以倒是沒像揚州那樣鬧騰的沸沸揚揚。

不過大雪過後,日子越來越難熬,有人偷偷謠傳揚州府衙門口在大開粥棚施舍流民,於是天長的一些百姓便不辭辛勞趕往揚州,就為了那一日兩餐的粥食。

身為縣令的李重很快便得到了消息,細細查問下,卻說是揚州來了個糧務專使名叫蘇錦,正是他在主持賑濟之事,李重既驚訝又歡喜,特意尋了一天空閑趕往揚州府拜見,卻不料到了揚州府,一瓢涼水當頭澆下,到處都在傳聞糧務專使運往揚州的糧食被劫之事。

雖然宋庠閉口不談此事,但是李重還是從他焦慮的眼神和緊縮的眉宇間得到了證實;在知道蘇錦率揚州一千廂軍去八公山討回糧食的事之後,李重趕緊回縣衙組織人手,八公山土匪的兇悍可是遠近聞名,蘇錦根本不懂軍事,這一趟怕是討不了好,無論如何也要去助他一臂之力。

蘇錦聽了李重的敘述,心裏很是感動;患難見真情,在廬州的牢獄之災和眼前的這趟禍事已經充分證明了李重是自己可以全力結交之人,諷刺的是,大州府無動於衷,小縣城卻湊了雜牌子軍來援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悲哀。

“兆廷兄,你適才說揚州府百姓都已經知道此事了麽?”蘇錦可不想因為此事而讓揚州陷入混亂。

“是啊,揚州百姓議論紛紛,我到揚州府的時候穿著便服,大街上到處是議論此事之人,也難怪,這麽大的事兒如何能瞞得過去。”

蘇錦皺眉道:“這是我最不願看到的,眼下糧食未能奪回,後院再亂起來,咱們就不得不回兵揚州維持治安秩序,那可就麻煩了。”

“宋知府已經在大力做解釋疏導工作,不過我看希望不大,誰都知道揚州府的糧食並不多了。”李重也沒什麽好辦法。

蘇錦來回踱步,眾人看著他的略顯疲憊的身影,幹著急毫無辦法,帳篷裏的氣氛極其的凝重,空氣都有些令人窒息。

蘇錦忽然停下腳步,看著張老掌櫃道:“老掌櫃,咱們家的存糧還有多少?”

張榮欽道:“一直在平價限量出售,現在還有六萬石左右。”

蘇錦道:“老掌櫃,幫我辦一件事,馬上回廬州,調出五萬石糧食送往揚州,這五萬石糧食到了揚州能給我爭取五六天的時間,這樣便於我在此籌劃,否則揚州城一旦斷糧,我這裏便無法再堅持下去了。”

張榮欽皺眉道:“可是……揚州可是個無底洞啊,這裏的形勢也沒有轉機,廬州壽州均不願出兵來援,這可如何是好。”

蘇錦道:“這邊你就別管了,你到了揚州之後,要做好解釋工作,就說我這裏一切順利,這五萬石糧食就是在土匪手中奪回的部分糧食,並告訴百姓們,很快我便要攻入匪巢將糧食全部奪回,叫大家安心過日子,不準讓我分心。”

張榮欽還待猶豫,晏碧雲輕聲道:“老掌櫃,照他的話去做吧,蘇錦定然會有辦法的。”

張榮欽無奈只能答應,事不宜遲,老掌櫃一旦答應了,急著便告辭,蘇錦留他吃中午飯,老掌櫃執意不肯,蘇錦只得派了一百士兵由一名都頭統領跟隨老掌櫃火速趕回廬州。

送走了老掌櫃,蘇錦心情略略有些好轉,吃過午飯之後,蘇錦帶著李重、潘江,以及七八名都頭來到山前觀看形勢,這幾天蘇錦一直都沒有仔細的觀察八公山的地勢,一來是他根本不懂軍事,二來他指望著兩州的援兵到來,讓那些帶兵的將領拿主意,現在外援泡湯,只能自力更生了。

眾人來到山南隘口外兩裏之處,再往前便很危險了,山隘口兩座高聳的箭塔居高臨下可以將箭支射到四百步開外,若是有床子弩那最少也是一千步開外的射程,靠近了有性命之虞。

眾人擡眼望去,只見山隘口一條羊腸小道盤旋而上沒入山腰的密林霧靄之中,沿著小道箭塔林立,每隔幾十步便設有兩三座箭塔,稍微陡峭之處都設有橫欄工事,工事上方堆碼起來的大石頭清晰可見,若是強行進攻,怕是躲得過箭塔,也躲不了這些滾木礌石。

小道兩邊要麽是密林,要麽是懸崖峭壁,別無它途,土匪們占據的這個隘口當真是易守難攻之處,難怪以前數次進攻都無功而返,這樣的隘口幾百土匪守住,便是有上萬官兵進攻也無濟於事,陣型根本展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