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余波

這次風波來的快,去的也快,留下的余韻卻是裊裊不散;廬州城中不消幾個時辰便傳遍了。

有心眼的精明人通過來龍去脈隱隱便猜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有些事欲蓋彌彰,當結果暴露之後,幕後之人也就呼之欲出了。

商會這次吃了個大憋,本想將蘇記搞臭搞殘廢,不料蘇記棋高一著,輕飄飄的便粉碎了陰謀,非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挨了一個響亮的大嘴巴,白白幫蘇記揚了名;城中的輿論證明了這一點,這可真是俗語所言‘老母豬配種——倒貼錢。’‘賠了夫人又折兵’。

蘇記的謹小慎微,對顧客的一絲不苟,和強烈的防範意識幫他們渡過了這次危機,最大的功臣便是柔娘和浣娘姐妹。

對於蘇記的商標標識各錯一筆這件事,蘇錦不知情,趙大掌櫃不知情,店內的大師傅們都不知情,甚而至於連負責刺繡標識的小學徒們也不知道此事,真正知道來龍去脈的便是宋家兩姐妹。

柔娘和浣娘也許是漂泊已久,防範意識極強,當蘇錦滿世界張羅著推廣他的新款衣服之時,兩姐妹在設計服飾描繪成冊之余便考慮到衣服被仿制假冒的這個問題,倒不是她們預知會有人藉此詆毀蘇家,而是僅僅出於一種敝帚自珍的保守。

浣娘是始作俑者,她不無擔憂的隨口一句:“姐姐,若是有人仿制蘇家的款式,咱們豈不是白白替他人作嫁衣裳麽?”

柔娘本無這番心思,聽她一說覺得很有必要提醒一下蘇錦,但蘇錦成天介滿世界瘋忙,晚上見了面更多的又是連番的雲雨纏綿,意亂情迷之下,怎麽會記得這事;後來兩人索性便想了這麽個點子,直接在衣服的飾樣上將‘蘇記’二字改成了錯字。

負責繡標識的幾名小學徒大字不識一個,光知道照著葫蘆畫瓢,他們繡出來的兩個字,連他們自己都不認識,更逞論識別錯筆了。

由於標識字體較小,又繡在不起眼的內角邊,趙大掌櫃和負責出貨檢驗的領班師傅們只是將內角一翻,看到蘇記二字便作罷,誰也不會在意這件事。

隨著蘇家生意的漸漸忙碌,蘇錦又忙著囤積糧食,準備倉庫等各項事務,最後連兩姐妹都將這件事淡忘了去,唯有店內大字不識一個的小夥計還兢兢業業的照著那兩個錯字一件件的繡上去,發到顧客手中。

上午當閑漢們來鬧事的時候,眼見蘇記便要身敗名裂之時,浣娘忽然想起了此事,這不正是辨別真偽的一個最好的辦法麽,所以便發生了後來的大逆轉。

“冥冥中自有天意啊。”蘇錦坐在書房裏感嘆道:“若不是遇到你們兩姐妹,我蘇家今日便認栽了,你們兩真是我蘇錦的守護女神呐。”

面前兩姐妹雖不懂什麽叫‘守護女神’,但也猜出來這是極為推崇的褒獎,都羞得滿面通紅,垂首不語。

小穗兒舉著一根玉米棒子啃著,在一邊插嘴道:“叫小婢說,這是公子爺有福,若不是您大發善心收留了柔娘和浣娘姐姐,也不會有如此好報。”

柔娘浣娘兩人這次幫公子爺渡過難關,小穗兒心裏也是極喜歡的,她惱火自己怎麽就事前想不到這個好辦法,要不然這次便可挺身而出,解救公子於危難之中了,看公子還敢將自己看做是個沒用的小丫頭麽,但既然自己沒這個本事,而人家柔娘浣娘有這個本事,只要能幫助蘇家,幫助公子爺,小穗兒對她們便會另看上一眼。

不過那是在心裏,嘴上小穗兒可不願意將功勞歸於兩人之身,於是便誅心的將功勞歸於虛無縹緲的‘公子有福之人’之類的理由中。

三人都知道小穗兒的脾氣,倒也沒怪她多嘴,柔娘反而順著她的話頭道:“穗兒妹子說的很有道理,有福之人不用愁,即便沒有我們姐妹誤打誤撞想出來的這個辦法,公子也定能從容應對;公子有觀音菩薩王母娘娘保佑呢。”

蘇錦翻翻白眼,心道:這小嘴甜的,居功不傲,卻將功勞全部歸功於他人,真是兩朵解語之花;但為什麽保佑我的便都是觀音王母之類的女的?難道就不能是如來佛祖彌勒佛麽?還是我在她們眼中太色,連保佑我的菩薩都被安排成了兩個妞兒。

這個問題無需糾結,即便兩姐妹很是謙遜,但蘇錦還是不容爭辯的將功勞歸於兩姐妹,並生生安了個‘顧問’的名頭在二女頭上。

兩女的顧問之職,按照蘇錦的要求便是蘇記各家店鋪均可提出建議和改進之策,可建議於諸位老掌櫃,亦可直接向蘇錦建議,實際上便是蘇錦給自己配了兩個助理。

兩女欣然接受,畢竟這顧問之職比伺候人筆墨的使女高上不知多少倍了,說起來也好聽些;兩女雖家境淪喪,但骨子裏的上進心還是有的;其實她們並不知道,在蘇錦看來,其實顧問跟使女之間也並無甚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