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民詩:寫農民的詩還是農民寫的詩?(第2/2頁)

——這是農人的狂歡,我們報祭祖先,

我們祈求福壽無邊。

啊,好一首淳樸的田園牧歌,好一派熱鬧的農事勞作!看看,這詩裏有管理農事的官吏,也有國王親自來犒勞農夫,有豐收的喜悅,有祭祀的狂歡,而且,這麽大場面的農業勞作,看來不像是一家一戶各忙各的自留地,倒很有些集體農莊的意思。

有沒有哪位看完這首詩想去旅遊的?去兩三千年前的田野裏和那些勤勞淳樸的農夫們聊聊天?去體會一下什麽叫真正的田園牧歌?這風格好像不是米勒的《拾穗者》,而是柯羅的《孟特芳丹的回憶》?

和那些祭神的農夫們手拉手跳個舞,多拍幾張照片,他們大概是不會收你錢的。晚上可以在村婦家裏借宿,嘗一嘗新鮮的農家菜,真正的無公害、無汙染,比特供基地的產品還要好。還可以“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聽農夫講講過去的事情……

如果你相信“機器的聲音好像百鳥在歌唱”,那你就去吧!要麽就當你的宮澤賢治去吧!現在呢,我把這首詩重新翻譯一遍,這回是RAP(說唱音樂)風格,最好配上快板——

好大一片田,一年收十千,

陳芝麻、爛谷子撮撮堆兒,

喂飽農民漢!

年年都是豐收年,今兒到南畝去種田,

你耕地,他抽煙,稻穗往上躥又躥。

——祭神啦,收工啦,大老爺們兒全來啦!

殺只羊,祭社神,過往神靈請聽真:

俺們的農活兒幹完啦,俺們打算樂樂啦——

打起鼓來彈起琴,大家一起敬田神:

讓俺們雨水足,讓俺們收成好,讓俺們老少爺們兒都!吃!飽!

這孫子又來啦,全家都來啦!

犒勞俺們啦!犒勞田官啦!

下鄉跟俺們來套磁,

說俺們幹活兒很老實。

這孫子糧食堆成山,千倉萬倉漫無邊。

農民看了解心寬。趕緊報祭咱祖先,福如東海壽南山。

為了配合全詩風格,我把原文裏的“曾孫”直譯成“這孫子”了,這個詞非得用北京話說才有韻味。

這第二種翻譯好像才更像農民詩。那,原詩真是當時的農民寫的嗎——即便真是,也只能是農民唱的,被文化人記錄下來。《詩經》裏這些內容,來龍去脈幾乎都不可考,反正我們知道這一篇是在描寫農業生產也就夠了,可以好好看看前輩們的生產、生活的風貌。

那,這首詩的意思就僅僅如此嗎?

有人說了:這詩是諷刺領導的——當個領導還真不易哦,不管別人寫什麽都能被人讀出來是罵他的。這咱們就不管了,領略一下古時民風也就夠了。

下面再來看看《大田》,就是“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那篇:

大田多稼,既種既戒。即備乃事,以我覃耜。

俶載南畝,播厥百谷。既庭且碩,曾孫是若。

既方既皁,既堅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

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興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獲穉,此有不斂穧。彼有遣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

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來方禋祀,以其骍黑,與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這回我就把程序簡化一下,直接翻譯成農民詩好了:

大田多種稻,備工又備料。

今天墾南畝,準備播百谷。

耕得寬又直,服從是天職。

稻穗飏了花,稻粒頂呱呱。

害蟲一大堆,趕快燒成灰。

田神最靈驗,由他燒了算。

老天下了雨,落到農田裏。

公田澆個透,私田也沒漏。

收割有殘余,寡婦撿便宜。

國王一家子,犒勞泥腿子。

田官得賞賜,天神得祭祀。

送神糖衣炮,求神多關照。

這詩若按古人的權威解釋,還是諷刺國君的。有人會奇怪吧:這詩裏不是很好的農忙景象嗎,國君、官吏和農夫親如一家,祭祀也虔誠,工作也努力,從哪裏看出來是諷刺國君的呢?

答案是:現任國君很糟糕,所以詩人寫詩緬懷從前的美好生活——哦,原來誇古代生活就是諷刺時政?!總有些人的想象力無比豐富,也總有些時代環境造就出人們的這種豐富的想象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