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第2/2頁)

答案是:兩千年中央集權專制傳統的包袱。

清楚了這點,就可以回到前面那個“齊家”的問題了。齊家齊的是誰的家?齊的是封建社會大貴族的家,而這種“家”在戰國結束之後就因為社會體制的改變而不再是社會的主流了,換句話說,秦朝以後一代代知識分子口口聲聲的“齊家”,這個“家”其實已經不存在了——不但“家”不存在了,齊家之後要“治國”的那個“國”也沒法再治了。

好了,清楚些了沒有?我可不是胡說八道吧?那麽,繼續。為什麽說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呢?要注意,我這裏所說的“好社會”只是相對而言的,各位千萬別拿加爾布雷斯“好社會”的概念來往我這裏套。我的意思是說,封建社會,比之後來的專制社會來說,還是有不少先進性的。關於這些內容,我們將會在《孟子》這本書裏慢慢看到。先簡單講兩句吧,在封建社會,貴族擁有相當大的政治權力,從最低級的貴族“士”到高級貴族都是這樣,他們的權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君權——雖然這有可能導致權貴篡位,比如孟子剛才說的,“千乘之家”有能力造“萬乘之國”的反,但是,無論是國君還是篡位的權貴,要想位子坐得穩,誰也不能忽視大夥兒的意見。

這個問題又要涉及一些需要多費一番唇舌的概念,現在還是先不多談了,後文裏會逐漸涉及,而且,朱元璋為什麽對孟子那麽惱火,以致做出了篡改教科書這種惡心事來,也是和這個問題有關的。對於秦朝以後各個大一統王朝的專制社會來說,封建社會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由民主這類相對寬松的政治環境,我們現在很多人罵人“老封建”真是錯怪了封建社會了。即便單拿男女問題來說,其實最不“封建”的社會可能倒正是封建社會呢。所以,我覺得,“封建”應該有變成褒義詞的可能,想象未來的某一天,年輕人的流行語又換了一茬了,女孩子們會對著自己心儀的小男生說:“你好封建呀——”小男生不禁心花怒放,因為那個時候“酷”之類的詞語可能早就過氣了,用來表達“酷”這種感覺的新詞可能就變成了“封建”。

好了,《孟子》的這第一節就談到這裏了,寫的時候總想收緊一點,可還是寫了好多。方才用軟件的統計功能看了看字數,這一段所講的《孟子》原文僅僅一百多字,而我的講解卻足足用了一萬多字,好像有點過分。不過,開篇時候把一些問題盡量澄清,後面應該就可以輕快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