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潛龍之居(第3/6頁)

“我明白了。如果那兩個陰陽點是打開通往京城府邸通道的大門,等於將龍形與那條通道相通,這條龍形就被破壞了。因此那條通往京城的通道其實不在書房裏,或者說另有獨立的機關。”薛奎說道。

“不錯。我正是此意。”

“可是我不明白了,一是為什麽用那條死通道做一足?二是為什麽出現了那條偽土形通道?三是我聽說了,在金行通道處有一個水井。這樣一來,整個龍形還不是被破壞了?”孫復問道。

“孫先生問得很好,”石堅一邊答道,一邊在紙上將這三處標注出來。他說道:“乾卦有七爻。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注意了,最後用九一卦,群龍無首,這正是他需要的,只有皇上危險了,他才有機可乘。但最後的目標還是九五,飛龍在天。可是一切不能太滿了。滿則盈,盈則溢。所以有時候要留缺,比如這條巨龍,它腳踩汴水,頭翹大明湖,大明湖又與汴水相通,汴水真通大海。這是風水上最好的格局之一,環水格。也就是說已經成了一條活龍,因此要留缺,這個缺就是這一足。還有一個原因。”

說到這裏,他望著窗外,似乎在回想。這十幾年來,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其中有成功的驕傲,有熱血,有激昂,有喜悅,也有郁悶,陰暗。他再次說道:“這個王爺隱藏得很深,也許一開始之初,他有反意,並沒有付出行動,直到與天理教聯系之後。但那時候他還感到有些後怕,因此準備隨時逃跑。那時候只修了一條地道,從京城到土行所在,再到這個水行,水行傾倒泥土。那麽金行呢?”

說著他再次將金行附近有關地形畫了草圖,說:“你們也看到。金行附近,有樹林,有大道,更重要是新鋼廠全部在哪裏,因此行人多,船只多。想要逃跑,哪裏是很好的地方。只要夾雜在汴水的船只之上,很難察覺。但傾倒泥土就不容易了,一是容易讓人發現。二是哪裏的水勢平坦,泥土不容易被沖刷。所以又開了水行這一條地道。後來呢,慢慢隨著天理教的野心增大,他的野心更大。於是再次建造地道,一是逃跑時用,二是下面可以關押犯人,還可以做一些隱秘的事情。所以產生了成為一個龍形的想法。可是這時候也發生了一個意外,那就是張元覆滅得太快了。因此他也後怕起來,於是允諾了克己兩個小候爺一點好處。讓他們公開行事,他在暗處配合。這樣進也可以試圖逐鹿中原,退可以自保。或躍在淵,無咎。”

“什麽好處呢?”趙禎問道。要知道謀反,這不成功就是殺頭之罪。

“皇上,很簡單,他可以說按照杜太後的遺旨,魏悼王廷美繼承大統,或者按長者繼位,楚王元佐繼承大統。所以他們應當繼承皇位,他在暗處大力幫助他們,只要這一句說出,這兩個人也許本來有對朝廷有所不滿,加上有契丹與天理教的幫助,一聽準會動心。所以開始謀反。”石堅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時候都以為他在大洋島,所以沒有了顧忌。

“可朕不明白了,這樣一來,他又有什麽好處?”

“皇上,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只要天下大亂了,那麽他才會有機會崛起。以他的才能,趙克己兩個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他的主要目標還是皇上您啊,只要他將皇上從龍位上拉下來,那麽他的成功機會將會無限擴大。這兩個人只是一個替死鬼。”

“朕明白了,你繼續往下說。”

“可最後無論克己,還是契丹,以及天理教都一一失敗,李織也被抓獲,因此他準備著隨時逃跑。最後也許李織被劉太後處死,才讓他松了一口氣。因此他現在不敢以九五這自尊。頂多在他心目中是九四九三之爻。對於九三之爻子曰,是故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九四之爻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乎,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也。這時候他的位置或上或下,或田或天,還沒有完全在天,達到九五之爻象,因此有一腳踩於地面之下。所以有這一足在地面之下。”

“可孔子在上面還有一句,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修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可與存義也。請問他有何德何業何義何忠何信?”趙禎不服氣地說。

雖然劉太後有些事情做得過份,但至少她還在心裏面想著天下黎民百姓,只是做法錯誤罷了。可這個人根本什麽也不顧。

石堅微微一笑說道:“何為德義忠信?每一個人的看法不同,心中的德義信忠也不相同。就象站在臣的角度來說,契丹歸順我們大宋,不但對大宋有利,也對契丹百姓有利,可契丹君臣會這樣看?我們認為他是做錯了,可他自己認為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