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大旗(上)(第2/4頁)

蕭孝穆一看這情況有些急,可關系到皇位的問題,他也不敢插言了。而且石堅毒辣,在檄文就特地提出蕭氏一姓勢力龐大,有代替耶律氏一族做皇帝的野心。而且他也看出來了,戰爭打到這地步,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可士兵也出現了一種厭倦情緒,特別是大多數時間在冬天渡過的,雖然他們是北方人,還是吃不消。還有其他兩個原因,因為石堅的回歸,交子再次堅挺,宋朝經濟在好轉,民心也漸漸安定下來。在他們後方許多沒有攻占下來的州縣士兵聽到石堅的消息,還有允言與克己被斬殺,他們也不在迷茫,反抗的力度在增大。

在這種情況下,蕭孝穆選擇了沉默。實際上他在心裏想,石堅折騰就折騰去吧。他占了幽州也行,可兵力太少,占了現在還不放棄了。再占中京也罷,難道石堅打仗就不死人。恐怕沒有等到他到上京,士兵就折騰光了,他拿什麽來折騰?反而將這頭老虎放在後面是好事。但他也不敢賭。如果出了大問題,他擔待不起。況且皇妃與皇太子全部在上京呆著。如果再讓石堅將他們捉住,契丹士兵還會有士氣與石堅作戰麽?

但蕭孝穆在心裏也隱隱和耶律燾蓉一樣,發出感概,大事已去。

只要契丹一撤,石堅可以將北方防線從容布置起來。沒有了契丹的策應,天理教那幫亂哄哄的叛民,能成什麽大事。那麽很快就會被平滅。然後石堅等待宋朝恢復元氣,很快就向契丹發起進攻。

到時候自己也只有在石堅與宋朝那個老太後緊張的關系上做做文章,就象天理教一樣,希望有所斬獲,而且這次興平公主主動做俘虜,蕭教穆也看到了耶律燾蓉在這件事中的影子,她恐怕也有這個用意。如果這一招不能成功,契丹真的很危險。

這時候蕭孝穆又再一次地犯下一個錯誤。

既然契丹開始撤軍,而且河東路全部放棄了。遼興宗下達了一條命令,就是將河東路現在已經占領的州縣所有的百姓,以及財物往契丹遷移。那時候石堅才剛進入太行山,在大山裏鉆啊鉆的,他也沒有知道這條消息。

然後一把火將不能帶走的,以及所有建設築物焚之一空。從隆德府往北,河東路一半的地方成為灰燼。

蕭孝穆當時是這樣想的。這樣一來,宋朝元氣也因此大傷,沒有幾年也恢復不過來。這幾年的時間內,也許有其他的轉機。還有大量的財物以及百姓,將會增加契丹的國力。至於現在最可怕的武器,蕭孝穆也打了主意,用重金收購這種武器技術,他不相信所有參預開發這些新武器的全部是忠臣烈士。

而在這河東路這次擄獲中,就有許多能工巧匠,如果有了技術,有了資金,有了這些匠人,那麽他們契丹同樣也可以開發出大量的新式武器。那麽契丹與大宋對抗時,就不會再落下風。

事實這次戰爭為契丹確實帶來了大量的財富。無論是河東路,還是河北路,有許多大戶人家。並且他們這次想發橫財,屯集財物,將錢與物資全部放在家中,這次的入侵,全部進入了契丹人的口袋。與此同時,天理教也是如此。

有了錢,有了東西在手上。咱們喝肉,其他的附庸部族也喝一點湯吧。於是大量的封賞,到了一些附庸的部落手上。得到了這些物資,這些部族也歡喜,加上遼興宗是按照出動的士兵數量封賞的。於是各個部族再一次聚集了近十萬大軍,進入宋朝。這也是宋朝三路潰爛如此的真正原因。敵人太多了。

蕭孝貪圖了眼前的利益,終於使契丹再一次與歷史上相同,迎來了石堅最為兇悍最為血腥的報復,從而使從一流的大族變成了二流三流的部族。

折惟忠在城頭上看得那個火啊。雖然他也是黨項人,可折家這麽多年漢化,他自己也把自己當作一個漢人了。而且契丹這種行為也是赤裸裸地對他輕視。這也幸好,他現在上了歲數,否則早控制不住,帶著幾萬宋兵出城與契丹人決一死戰了。如果這樣,那麽蕭孝穆一定會緊握他的手,說聲,老折同志,俺代表我們契丹謝謝你了。

折惟忠立即吩咐河東路還沒有失守的各個州縣分出兵力,等到契丹人離開後,將各個州縣以及關卡收復。別人不知道,可折惟忠知道,石堅馬上就要奇襲邢州。那麽有可能將契丹關在這一帶。別指望契丹再次從河東路北上,就是他們強行打通一條通道,也要時間。現在河東路讓契丹自己來了一個堅壁赤野,他們那麽多人到哪裏找供給。因此必須還得要從邢州回河北路。

但邢州讓石堅這麽一切,就是一個楔機。至於後續怎麽發展,他也不敢斷言了。

可你想到,人家也想到了,他前面命領剛一發出,蕭孝穆就命一萬契丹精兵進入邢州。將這條通道安全地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