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還政(第3/4頁)

當然這也是猜測。究其是不是他做的,這還要見到石堅,才能問清楚。想到這裏,他一顆心都想飛到大洋島向石堅詢問。

不過他還是記住了石堅的話,讓吳然下去,並叮囑他不可將此事外泄,吳然又再次跪下,說:“官家心有靈犀,乃朝廷之福。”

行了,不用再說了,現在趙禎與劉娥不能再鬧矛盾了,如果他倆再有矛盾的話,那麽在這四面都是敵人的情況下,大宋將是一場徹底的災難。但趙禎更將這個吳然記在心中了。

但不能不說,趙禎的機智,石堅的叮囑,加上吳然的勸戒,終於使這個狠毒的離間沒有起到效果。

然而沒有離間到這對母子,可使京城的士兵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不能不說人家說得不對。一是許多對石堅同情,二是也瞞怨劉娥信任呂夷簡,結果把國家變成這種樣子,連他們薪水都發不齊。當然,大多數也認為他在異想天開,就憑這兩千來禁軍,如果在慌亂之中,也許還有那麽百分之一的可能,讓他們得逞。可現在不要說調到其他的軍隊,只要十幾萬禁軍一到,他們立即就會全軍覆沒,就是現在他也別想碰上城墻一步。

可沒有想到,就在這裏,城內也有一支禁軍發起了政變,這是元佐那個兒子允言率領的。這一突變,使守在城墻上的宋兵措手不及。而且人家說得也好,我們是來勤王的,幫助皇上的,咱們是自家人,你們就不要反抗了。結果這樣一弄,守城的士兵更無鬥志。於是好了,朝陽門立即失守。

這兩種叛軍一合,那就不是少了,有三四千人,如果讓他們湧進皇宮,那麽災難將真的會發生。可就在這時候,突然殺出一支軍隊。

這才是石堅的第二步計策。那就是叫梅道嘉告訴種世衡,在內城布置一批可靠的陜西軍。相比於京城的禁軍,這些陜西兵出生入死過,也更可靠些,如果京城出現叛亂,立即出動。雖然人數不多,只有五百人,但只要將叛黨阻住,那麽就為朝廷贏來準備的時間。這一點很重要,這是因為克己的大意,否則夜間讓他的親信將城門打開,讓叛黨湧進去,殺個措手不及,那還真是危險。

因為人數少,也沒有人想起來,連趙禎都將這件事忘記了。還有領首的是種世衡的大兒子種古,這個人低調穩健,所以更加沒有引起人的注意。

雖然人數多,可這是什麽軍隊,那都是經過與西夏契丹勇士奮戰過的軍隊。雖然他們論待遇不如京城的禁軍,可戰鬥力卻遠遠超過他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沒有防守,反而主動發起了進攻,而且殺傷了許多叛軍。

一看不對頭,克己和允言一商量,帶著軍隊立即撤出京城,向東殺去。這時候種古的五百人也只剩下二百來人,而且看到其他禁軍處於觀望狀態,再想到以前京城的禁軍對他們有些看不起,種古也不追趕了。追也沒有用,上去也只是送死,咱們也不傻。為什麽大宋打仗老輸,象這種情況不少。既然他們逼退,已經算是超額完成任務。因此,等到朝廷反應過來,他們已經逃遠了。

這時候,樞密院與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的各大官員將軍才反應過來下令,追剿這支叛軍。同時大理寺到左監門衛大將軍允言和終南作坊使,武當侯趙德壽家抓人。為什麽?這兩個人歲數都不是很大,背後還會有人支持的,那麽會是誰?允言的老子廢太子元佐早死了,也只有克己的老子趙德壽還活著。

趙德壽在家也聽到此事,看到大理寺官員來了,他只說一句:“請你們轉告太後,此事與臣並無關系。”

大理寺的官員臉上都不相信,可他身份尊貴,還是用極客氣的語氣說道:“但是也有請候爺與我們走一趟。”

可老候爺猛地向西方永定陵方向一跪說:“兒臣養了這個孽子,愧對列祖列宗。”

說完,從懷裏掏出一個小瓶子,大理寺官員搶救不及,老候爺被兒子氣得服毒自殺了。

但沒關系,只要將這兩個小家夥抓起來,那麽也可以得到究竟他們背後還有什麽人主使。於是在劉娥醒來後,下了聖旨,一定將這幾千人全部擊斃,那兩個孽障活捉。

本來以為他們是網中的魚,而且連禁軍中的日騎、天武、龍衛、神衛這四支虎狼之師也出動了。這是沿用後周四支最強的主力部隊殿前司的鐵騎馬軍和控鶴步軍,侍衛司的龍捷馬軍和虎捷步軍設置的。當然一開始確實是四支虎狼之師。但自真宗以後就不好說了。可峰回路轉,事情再次發生變化。這時候那個在廬州看似正氣凜然的張微團練,後來加入陜西兵後,立下功勞,再次不知道是什麽關節。因為這功勞,擔任了一個散指揮使,帶著一支禁軍駐守在考城(蘭考)。本來都認為這是最沒有問題的一個關節,但偏出現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