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耳語(第2/4頁)

這些禁兵也只有一步步後退,將圈子越縮越緊,以此面對老百姓的挑釁。不過和州人是氣啊,石大人這都是幾上幾下了,而且立下這麽大功,可到了朝中連朝堂都沒有進去,又下放到了和州。

不過石堅也在慶幸,這時候還帶得及。至少這次回京,趙蓉生了一個半噸,怎麽著,也要讓元儼看上一眼吧,那麽不能厚此薄彼,其他幾個妻妾也要帶著。況且石堅也不放心她們留在和州,他一走,護衛也松了下來,可保不準歹徒不打他妻妾的主意,以此來制肘他。可一路來回顛簸,時間再拖下去,懷了肚子的綠萼可吃不消。

石堅也沒有耽擱,本來這次他回來也沒有帶多少東西。於是迅速地收拾好,隨著軍隊就出發。並且為了照顧他的妻妾,還雇來幾輛上好的馬車,一起離開。當然,如果不是她們,石堅的騎術雖不能說是一流高手,可在西北騎了那麽長時間的馬,比起這些驍駿軍的士兵只強不弱。

可朝廷現在那些大臣慌得手足無措,但是他卻是胸有成竹,現在早到一天與遲到一天,並沒有多大區別了。如果不考慮綠萼的身孕,他有可還要慢騰騰一點,讓劉娥去急一急。

不過這次到京城,比前幾年與趙蓉她們到京城速度快得多。畢竟馬路的出現與新式馬車的研制,使速度快上兩倍。還有這一路上浩浩蕩蕩,他們也沒有不平的事打了。沿途的官員知道石堅的到來,早告戒手下與那些大戶,你們得安份一點。石堅的嫉惡如仇是有名的,而且他這次又要重用了,這些人哪裏敢招惹石堅。

只是用了十天的時間,他們就來到了京城。不過那已經是日暮時分,就是這樣,京城的海客,還有百姓,數萬人湧到東景門,對石堅夾道歡迎。這讓劉娥很不是味兒。可現在也不是她吃味的時候,她立即派太臨到石府卻請石堅來宮議事。

為此,她還特地加了一個請,這也是她自找的,如果不是她派皇城司的人監視石堅,又何必怕石堅生氣。要知道石堅臨走時可是心平氣和離開的。偏偏這些奴才辦事還不得力,讓人家發現。

但石堅卻沒有來,他正在與梅道嘉議事。石堅說得很婉轉,說,我現在對情況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必須要了解一下情況,才能做出判斷。

劉娥聽了並沒有怪罪。就象石堅自己所說,他也不是神仙。雖然他腦子好使,可也得要對發生的情況了解一下,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否則也推算不出來。那就等明天朝會上看石堅怎麽說吧。

石堅先問了一下西北的情況。梅道嘉說道,西北現在最近傳來的消息,聯軍已經將西夏敗軍包圍起來,玉素甫也帶了大軍進入了龜茲城。也許現在問題全面解決了。那是自然。從龜茲到宋朝有多遠,就是用八百裏快馬急報,消息傳到京城,也得要二十多天,這麽長時間,肯定將問題解決了。

玉素甫進入龜茲,會發生什麽,石堅早交待過了。這也是他向玉素甫提出的要求。否則他也不會為玉素甫提出那些優惠的條件。這一點兩個人都心知肚明,想要從石堅手上得到好處可比從宋朝手上得到好處更難。不會石堅辦點事情行麽?

至於那些西夏的逃兵雖然兇悍,可現在剩下的也不過三萬人。而且他們雖然不害怕龜茲,但讓宋朝士兵打怕了,並且就是石堅不要西北,也許士兵也不如他們,但有那麽一群悍將在哪裏,況且兵力還是他們的數倍,既然將他們包圍起來,解決起來也是手到擒來。

石堅這才松了一口氣,馬上山崩地裂之前,西北必須早一點安定。然而問了一下朝中的情況,對於王曾的下位,石堅也在預料之中,就是沒有皇宮失火的事,王曾也會讓劉娥找其他的借口,讓他下位。權當陪自己一道下放吧,反正他下放的次數也不多,這也是宋朝官員的一個特色,一會兒上位,一會兒下放,想要在朝中安穩地呆上過十年八年,基本上很少有臣子做到,除了在朝中沒有掌握什麽大權還能僥幸逃過。

然後才是重中之重,那就是石堅要的一份名單。

梅道嘉將這份名單拿出,面色沉重地說:“如果不是石大人指點,我都沒有想到有這麽多海客加入到天理教。”

這是石堅在春天要梅道嘉動用機速房的力量偵察的。那就是看到那些海客在向海外轉移財產以及家族成員。他們既然都不準備在宋朝留下根基,那麽肯定是準備參加天理教叛亂的海客了。但不能就此抓捕他們,因為沒有證據,現在朝廷都在鼓勵對海外開發,和居民遷移,不能就此斷定他們就是天理教的人,其他海客也不服氣。

因此石堅也囑咐梅道嘉只是監視,切不可有什麽行動。更不能上報朝廷,對這些人他另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