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否(第3/4頁)

石堅再次頷首,他對這個侍衛講解很滿意。然後石堅問道:“如果不講究神似,而講究形似,一般一個武人,要多久能練會這種日本刀術與劍術?”

這個侍衛再次答道:“除了撥刀術,日本其他的刀術與劍術都簡單。不要說是形似,就是神似,一個聰明的武人也用不了幾天就能練會。”

石堅這才示意他退下,然後轉過頭來,對眾臣說道:“大家聽到了吧?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嫁禍日本人,也只要幾天時間準備就成了。因此,光從傷口就斷定是日本人所為,也是不科學的。”

這時一個大臣終於問道:“那麽也不能否定就不是他們做的。”

石堅說:“問得好。我來分析一下這個國家種族的特性。它們不象我們宋人,講究面子,那怕國家再虛弱,也講究什麽萬國來朝。別人送我一尺,我送人一丈。這樣是在等於拿老百姓的錢送人。”

一句話將眾臣以及劉娥說得尷尬不已,他們最好這一套。

石堅繼續說:“它們能擺清自己的地位,如果你比它強,它會象你的一只狗一樣,試圖得到你的技術、保護以及好處。但你比它弱,它對你會十分兇殘。”

這句話沒有一個大臣反對。對於日本人的事,他們也聽說了。它們跟在宋朝海客後面,卑躬屈膝,但殺起那些土著人真的很兇殘。有些海客拿日本人當槍使,一旦岸上有土著人反抗,將它們往岸上一放,保證雞犬不留。這還被這些大臣當作笑話議論。

石堅說:“因此從民族特性上可以證明不是日本人做的。但這只是理論上根據,沒有實際證明。現在我說出另外一件事,那麽你們就知道了不可能是日本人做的。那就是現在日本人國內的情況。日本本來是僧道掌權,但在末唐時期,桓武天皇即位。為了推進改革,他在打倒僧道鏡而取得統治實權的藤原種繼支持下,遷都山背國(今京都府中南部)的長岡,離開了貴族和大寺院等守舊勢力盤根錯節的平城京。守舊勢力加以阻止,將倡議遷都者藤原種繼殺害,但是陰謀分子旋即受到嚴懲。延歷13年都城又從長岡遷到山背國的葛野,稱平安京(今京都)。也就是平安時代,或者稱貴族時代。”

後面石堅說的歷史,眾大臣面面相覷,他們根本不知道。當然石堅在這世界也不知道,這是他前世學到的。

石堅繼續說:“直到現在的後一條天皇,但掌權的是藤原家族。特別提到就是剛死不久的,藤原道長,他的女兒分別嫁給了三個皇帝。也就是一門三後。”

說到這裏,石堅說道:“有點亂,至少比我的亂。”

這三個皇帝有的是長輩,有的是晚輩,如果嚴格來說,就是亂倫。眾大臣聽了,終於全部大笑起來。

石堅又說道:“因此日本人不知禮法,皇帝的權利不大,各貴族有很大的自立空間,這一點有點象我國的春秋時代。”

他怕劉娥誤會,加上一個不知禮法。沒有辦法,這個老太後太小心眼了。

“但日久生變。如果讓它發展下去,下面會讓武士時代取代貴族時代。特別是去年,日本發生了平忠常之亂,日本派出了平直方、中原成道繳滅。但這兩個將領表現很無能,現在正與叛軍處於膠著狀態。這一點就象我們大宋在元昊叛亂時,也在向契丹委屈求全,不得不增加歲幣一樣。他們不敢在這時候得罪我們大宋。當然你們也許說,是日本的貴族所為。但日本那一家貴族有這麽大勢力,特別是巴家那十幾條包甲船,還有我朝的武器,就是日本的那些小海船全部聯合起來進攻,也非常吃力,況且現在日本的所有貴族的視線,都被牽涉到這次平忠常之亂中來。所以我斷定不是日本人所為。”

“還有我們不能代估了這個民族的智慧,他們學習東西很快。自從和我們中原接觸以後,很快學會我們中國人的建築、藝術、技術甚至宗教。還有他們本來沒有文字的,可後來根據我們漢字楷書與草書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假字,”說到這裏石堅看了一眼眾人,繼續說明道:“如果我們現在不重視,幾百年後它們將是我們中國人的最大威脅。因此,如果此事是日本人所為,他們既然能夠偽造是土著人所做,為什麽看不到那些傷口明顯是日本刀術與劍術所至,其實只要拿一些貨物將屍體捆起來往大海一扔,豈不更好?難道他們這點頭腦也沒有?”

石堅這一論述終於使所有大臣都否定是日本人所做的。

但趙禎好奇地問:“石愛卿,你也沒有到過日本,怎能知道這麽多。”

石堅搪塞道:“微臣雖然沒有到過日本,但經常與海客打交道。”

眾大臣沒有異議,他籌集的那筆款子大多是來自海客的,寧夏路那些礦藏也大多被海客購買。況且大航海就是他首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