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梁祝(中)(第3/3頁)

連石堅自己在內都認為是耶律燾蓉出的主意。他也追問過張元逃到哪裏了,可是元昊他們不說,石堅怎能知道張元反的水。況且這次西夏那麽多大臣在甘州沒有逃出來。契丹這次到了河西以後,將怒氣全撒在了西夏人身上,俘虜更是一個不留。石堅還以為張元遇害了。石堅心裏還對耶律燾蓉哭笑不得,心想這麽快就對自己下手了?也太狠心了吧。

他又說道:“如果契丹皇帝這次真的敢賭這一把,他都不會那麽窩囊地輸給了元昊。”

事實也是如此,當時賀蘭山北一戰,契丹人無論從士兵的戰鬥力,還是裝備數量,以及國內的形勢,都比西夏好得多,但最後落得那樣的大敗,這種結果,連當時耶律燾蓉也沒有想到,她只想到這樣一來,契丹以後面臨宋朝進攻時少了一個幫手,而西夏一滅,宋朝也少了一個很大的制肘,以後兩國交戰,契丹人只有自己獨擋宋朝的進攻而已。

說到這裏,石堅胸有成竹地說:“如果契丹皇帝有了這樣的才華,我也早不會讓他這麽平安地呆在河西走廊,況且還讓他們回契丹。”

諸將有的聽了恍然大悟,有的還在思索,他們還在想,如果抓住契丹皇帝,這一下子連抓兩個皇帝,那就發達了。

不過石堅也在心裏嘆息,這一次契丹士兵回去的人數還是多了一點,也就是說契丹雖然大傷了元氣,可還沒有傷到膏荒的地步。不過也使得它們暫時也沒有能力對宋朝進攻了,那麽也間接地破壞了契丹與天理教的聯合。這次回到朝中,將大洋島的事情安排好,然後專心將天理教這個禍害撥除。那麽宋朝沒有內亂,就可以安心地對付契丹人了。

當然眼下還有一件事要急著處理。他必須盡快地趕回去,否則等到趙蓉肚子大得不能出門,再成親,那可真的很麻煩。因此送走契丹人後,他會將事情交與範仲淹與山惟永以及種世衡處理,然後快馬回京。

他對眾人說道:“既然客人來了,我們去準備一下吧。”

到了下午,契丹人就到了肅州城下。本來遼興宗想下令攻城的,可沒有想到,肅州城的城門大開,一行幾十個人走了出來。領頭的一個青年官員面如冠玉,身穿紫袍,腰系金魚袋。只是他懷裏挾著一把古琴,令外他手下一個士兵手上還捧著一把瑟。不知道他是什麽用意,難道他要舉行演奏會?

他朗聲說道:“那一個是契丹的皇帝,能不能讓本官看一下,長得什麽樣子?”

敢情他把遼興宗當成了一個物件,要觀賞一下。

他身後的宋兵以及城頭上的宋兵全都哄笑起來。

PS:耶律燾蓉現在沒有答應張元的求婚,他還沒有實現讓耶律燾蓉動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