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壯士之殺(上)(第3/3頁)

這場械鬥還使得原州難民點裏的一千多人分成了兩派,一是黨項人一派,一是西夏其他各族如回鶻人韃靼人等一派,連山遇惟永過來都沒有調解好。

因此石堅一是過去調解,二是過去順便躲一下風頭。

現在從延州已經修建了一條馬路到了涇州。雖然這條馬路因為地形的原因,修得比較粗糙,可有了這條路,將延、慶、涇三個州城聯系起來,也加強了陜西的防守能力。

石堅帶著護衛,騎著馬只是在第三天就跨過了葫蘆川,到了橋山(甘陜交界處富縣子午嶺)。

這是這條馬路上風景最秀美的一段。橋山一路重巒叠障,跌跌宕宕,似蒼龍騰躍起伏,如巨艦在碧波中行進。整個橋山長著數不清的樹木,而且這裏空氣清新,氣候溫和,更有無數的飛禽走獸穿越其中。曾有詩贊道:“沿途盡日隨水流,兩岸青山遍是花。莫道東山無勝境,風光不減武陵峽。”在山北還有綺麗富庶,被稱為隴上江南的太白鎮。同時嶺東葫蘆河、苗村河,嶺西縣川河、固城河等,常年清澈見底,澆灌著川區萬畝良田。

但就是在這個橋山裏,隱藏著幾十個人。他們已經提前一天埋伏到這裏。因為這裏有著幾百萬畝面積的森林,也沒有發現。他們看著林外的那條馬路,這裏是這條馬路。經過橋山森林最茂盛的一段,兩邊的樹木遮天蔽日。從裏面向外能夠看到馬路上的行人,可從馬路上向裏看,根本什麽也看不清。

漸漸地他們能看到遠處幾十個行人的身影,他們都騎在馬上,一個青年在中間如同眾星拱月一般。似乎他們也被橋山的風景所吸引,速度很慢,還不時向馬路兩邊觀賞著。

這時候隱藏在林間領首的一個年輕人打了一個手勢,這些人立即從懷裏拿出武器,向旁邊的樹木叢中分散,只留下三個人,一個人是那個領首的,還有兩個人從懷裏掏出一火舌。

他們是昨夜潛伏到這裏的,並且借助夜深人靜的時候,從馬路旁邊挖下去,挖出了一個洞,將炸藥埋了馬路下邊,然後用竹管將引信接到樹林中來,重新將泥土掩沒好。

現在只要等到石堅和他的護衛到了這裏,他們就將炸藥引爆,然後對幸存下來的人進行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