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刀尖上跳舞(第2/4頁)

範仲淹點頭,石堅說的有道理。元昊先是擊敗回鶻,後是擊敗吐蕃。這些異族人都很強大。後來攻占延州,那也是沒有想到石堅居然在和州就預料到他要發起進攻。所以並沒有防備,才造成損失慘重的。而且他手下還有張元等厲害的謀士幫他策劃。

石堅繼續說道:“因此,我還是想把他們引到我們宋境來戰,這樣我們就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所以我對金明寨,圍而不攻。這一點,就不用我解釋了吧。”

範仲淹再次點頭,如果不是看到他這一戰,範仲淹甚至和其他人一樣,還認為這是石堅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石堅說道:“但是我當時就說過,元昊會有兩條進攻路線,但我們兵力有限,除非是想防守,否則兵分兩路,還想吃掉他是不可能的。”

範仲淹再次點頭。雖然石堅這次贏得詭奇,但戰爭還是要以正為主,以詭為輔的,不可能每次都能用奇計得逞。

“再說,從涇州到延州路線太遠,又因為冰天雪地,行軍還很緩慢,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判斷錯誤。所以我沒有先布置,而是看他是如何布置的。這因為畢竟他要救金明寨裏的士兵,我們不急,是他急。”

範仲淹“嗯”了一聲,這個問題石堅也曾提過,要後發制人。

“當然,我也看過元昊的戰鬥經歷,還對他性格作了分析。第一他氣量狹小,第二他喜歡詭詐,第三他殘暴。”

範仲淹這次沒有表態,元昊這三種性格,天下皆知,當然什麽人性格決定了什麽人的戰爭手段。可到了這種層次,他可沒有這個能力。

石堅解釋道:“他氣量狹小,決定了他報復心重,因為上次在延州城之戰,他損失了那麽多士兵,他會懷恨在心。而且直接攻擊延州可以快速救援金明寨西夏士兵。還有他氣量小,猜疑心重,就會認為別人也同他一樣。所以他才要殺山遇惟亮。現在進攻延州速度,進攻涇州速度慢。在沒有得到我們布置之前,其實從那一方面進攻,都有可能中了我的埋伏。那麽何必不延州進攻?但反過來他就會想到我會認為從涇州進攻可能性不大,而恰好是他的進攻方向。所以認為我推測他的心理,反而會認為他選擇涇州,他卻恰恰還是進攻延州。”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才說:“但這是猜測,還是不可取,兵者,國家大事也。不能光靠猜測就去瞎布置,這種方式,好象賭博一樣,而且關系到數萬士兵的生命,還是不能就去決定。”

範仲淹聽了也理解,他知道這個少年仁慈,不過來到西北後,他發覺石堅這種仁慈恐怕也只對宋朝百姓,對其他部族,那就難說了。

“還有一點,就是無論我們怎麽布置,幾萬大軍的調動,都會留下蛛絲馬跡。所以我還是不動,看他怎麽動的。而後便聽到元昊兵出天都山。”

範仲淹又點了一下頭,他知道石堅曾派出許多間諜,這次還因為元昊大搜捕,抓去了好多間諜,那些天石堅聽到這件事,還十分難過。現在宋遼以及西夏,無論那一個國家抓住了對方的間諜,都沒有好下場。當然,耶律燾蓉是另外一回事,因為她身份太敏感,而且宋朝也懼怕遼國。

“雖然表面上看他這次行軍十分詭秘。但正因為這樣,所以我越不相信他會從天都山出兵。因為他的對手是我,多少有點畏懼……”說到這裏,他有些傲然,經過這場戰爭,也將他自信心培養起來。

但範仲淹不這樣想。他認為石堅這種態度是應當的,這才是天下第一才子嘛,元昊算個屁。反正範仲淹對石堅有點迷信。剛剛對石堅開始產生的動搖,認為他是一個凡人,也有犯錯的時候。這一個彈笑間,全身結冰,又開始在他心中,神話起石堅來。

“當時我就懷疑他這次調動的大軍是在作虛假的進攻,但他從哪裏進攻延州?至少我布置在綏州、橫山等的探子沒有看到他軍隊的調動。所以我想到了白幹山。”

白幹山山勢不是很高大,但道路崎嶇,這座山脈象一道天然的鴻溝,橫阻著宋朝與西夏。如果不是元昊這次真的這麽做了,任誰也想不起來,西夏居然從白幹山發起進攻。

“於是我派了探子又到了白幹山,果然看到有工兵在鋪路。到這時候我已經基本上判斷出元昊的目標和計劃。但是我還是要假裝上當的樣子,將大軍調到涇州。這樣,延州四周的兵力就很單薄,這才將元昊吸引過來。否則,他還是有可能從涇州發起進攻,畢竟那十萬人不是吃醋的。但元昊兵出白幹山,會進攻金明寨,還是保安軍,還是延州城?”

“是啊,”範仲淹說道。延州統延州、鄜州、丹州、坊州、保安軍、四州一軍,下面寨砦幾十個。其實元昊兵出白幹山,可選擇攻擊的目標有十幾處,但這三個目標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