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鐵面將軍(上)(第2/3頁)

元昊知道金明寨失守,已經是第二天了。

這次他因為梅道嘉接近了石堅,取得了第一手情報。他先是將十萬大軍布置在天都山。而且故作很神秘,但這十萬大軍所行之處,肯定會留下蛛絲馬跡。果然隨後他得知宋朝老將曹瑋到達涇州,老將折惟忠到達環州,楊文廣到達慶州,朱歷到達懷遠城。雖然不知道他們帶著多少部隊,但這四員武將可是大宋西北軍的中流砥柱。

不過他還是不放心,又派了幾名機靈的間諜到宋境查探。雖然宋境現在盤查得很嚴,可還是讓他知道了在懷遠城(今平涼)隱隱有許多士兵的身影。據探子稟報,這些士兵最少達十萬之多。

他先是用快馬命天都山的士兵初四早晨從先天都山出發,撲向懷遠城,進一步迷惑宋兵。初五,大軍僅出發一天,就退向天都山,倚山而守,吸引和分散宋軍的注意力。同時,他親自帶著七萬精騎,不惜因為山路難行,折損了許多戰馬與將士,在充滿積雪的山路上穿過,從白幹山突然殺出,這樣繞過了寬城、安遠寨、黑水砦、栳栳砦等宋軍把守的地方,直接殺往金明寨,解救嵬名咩等被困的西夏士兵。同時一萬騎兵自橫山直赴安遠寨,以免這些砦寨宋兵在他身後搗亂。

宋朝在西北的兵力他也知道,本來加在一起也不過二十幾萬人,就是現在因為三川口大戰,宋朝又添置了不少士兵,也不過三十多萬。這三十多萬士兵還要守衛各個寨砦,能流動的兵力並不多。既然石堅中計,以為他從涇州入手,將大軍布置在涇州,那麽在延州城剩下的士兵不會有多少。或者用張元將他繞糊塗的話說:“因為現在我們要解救金明寨,一般人想法中我們會認為石堅用圍點打援,在土城埋伏。所以我們反而會攻打涇州。而且因為環慶一帶砦寨眾多,越是難度不大,我們反而越會出襲涇州。但再往深處想,既然是我們也有可能出襲涇州,那麽進攻涇州難度大,為什麽不能選擇延州?所以想到第三層,因為是兩兩開,延州進攻起來容易些,並且我們可以從橫州、綏州撤退,還是進攻延州的機面大那麽那個少年就會想到第四層,反而我們擇難丟易,選擇進攻涇州。”

元昊雖然打仗厲害,可也給他這個反反得正,正加反又成了反,弄得暈頭轉向。相比張元這沒有邊際的分析,他更著重各地間諜以及梅道嘉發來的情報,用它來分析反而可靠些。這不是他看不起張元,而是這一戰可能關系到他的國運與在各部族的威信,他可不敢把這一寶押在這正正反反的猜測上。

初五,懷遠城宋兵與自天盤山出來的西夏士兵相峙。但是初五晚,天盤山十萬大軍中,有五萬騎兵從天都山直插白幹山,進一步支援進攻延州的西夏大軍。也許這條路程比涇州到金明寨的距離還要遠一些,可是因為他們全都是騎兵,反而會比宋朝援兵先抵達金明寨。

現在他已經不怕石堅知道他真正的目標了。因為宋兵遠在涇州,離延州有近千裏的路程,就是現在石堅得知消息,命令涇州大軍趕回延州,也要好些天,而且這麽長的道路走過來,早已人困馬乏,失去了戰鬥力。

而因為延州被圍,石堅還不得不解救。這也正是他所要的結果,繼續采取上次圍點打援的辦法,將這一支疲軍奸滅。同時,天都山五萬士兵再次出擊懷遠城,直逼環慶,讓環慶涇等地的宋兵還不敢援救延州城。只要將這一支援軍吃下,那麽就可以安心地拿下延州,再與綏州、橫州的夏兵將延州北部所有的砦寨拿下。那麽進一步南下可以威脅京兆府,東進可以威脅山西。

當然,這只是他一個想法,他還沒有那麽大胃口將京兆府與山西拿下。特別是山西,還有著太行山相隔。

現在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石堅不顧延州城安危,或者想再次發生上次延州保衛戰的奇跡,指望延州城能堅守住,而一心想要吃掉天都山這五萬士兵。那也可以,退回天都山。利用地理條件的熟悉,宋兵就不敢進攻。至於石堅在這一帶布置了什麽詭計,只要天都山的士兵不深入宋境,這些布置也等於是在做無用之功。等到延州危險,石堅帶著大軍北返,這些布置也等於報銷了。而且因為涇原地勢平坦,現在大軍北返,雖然涇原砦寨多,那時也成了這五萬西夏士兵跑馬之地!

這一次的策劃,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甚至元昊都想將石堅殺死,以便將這個宋朝最大的危險扼殺在西北。

果然,他兵出白幹山,一路沒有宋兵阻攔。想起半年前他的遭遇,如果不是他父王執政,才使他帶的兵力不夠,恐怕現在延州也在他掌握之中。他都想起了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那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