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有功當賞(第2/2頁)

在許多對於官場的老油子來說,劉十三打下定北城是大功不假,但是定北城成了華州軍論戰之地才是好處多多,只要是定北城是一個重要的訓練基地,那麽江峰和一幹高官時時刻刻都會想到劉十三的功績和表現,在領導心中始終有一個位置,這才是升官發財得寵的不二法門。

周圍的人怎麽想,與劉十三無關,駐守在灤州之後,大軍收拾戰場,整頓防備,還要安排民夫和戰俘修築道路,大明境內的道路雖然因為工商大興的原因,整修的比從前好了許多,可是卻缺乏保養,對於華州的重裝備來說,還是簡陋了些。必須要重新的修繕,劉十三率領著一只精銳,四處出擊,掃蕩各處的殘余的衛所和堡壘。

大概是七天之後,已經到達山海關的江峰中軍,終於是對劉十三這次戰役下了評斷,山海關和灤州之間,早就是被設立了華州的加急驛站,消息傳遞不會超過一天一夜,這次拖延了七天,可見也是在華州內部有些爭議。

不過這個評斷,讓所有等著看劉十三笑話的人都是失望了,劉十三被中樞下旨褒揚,認為是決定性的戰鬥,並且對軍隊有了極佳的鍛煉。按照軍功條例超等評價,這個獎勵對於這些大將來說,有可能就是將來晉身王侯的重要基石。

更讓人吃驚的不是這個,而是對於下面兵卒的獎勵和調撥,重騎和輕騎都是得到了份內的獎賞,自然不必說。

和陜西邊軍正當面搏鬥的四個步兵團的步卒,盡管剩下了不到三千人,都被調到江峰的中軍之中,臨戰開講武堂,吸納這三千步卒,灤州一戰,等同於定北輪換,講武堂結束,軍官加銜提拔,士卒提拔為士官軍官,分配到各個的部隊為基層。

這樣的命令一下來,劉十三的前軍對於主將的議論,瞬時間平息了下來,雖然這個年代的消息傳遞並不靈通,大家都是比較盲目。不過華州大軍一路推進到這時候,戰果和戰績處處都說明了華州取得天下,怕也就是在眼前。

換句話說,戰鬥越打越少,士兵們想在戰鬥中出頭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少,能夠被提拔成軍校,將來的人生必然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可是在華州這種團體作戰的大環境之中,個人要想有卓越的功勛被提拔,很難很難。

沒有想到,這樣的機會卻被這些臨陣血戰,悍不畏死的同僚們能夠拿下了大功,讓人眼紅,可也讓人無話可說。

華州軍一路勝利,而且後方不斷的編練團練成軍,軍隊的規模還是變得越來越大,軍隊的強大自不必說,但是江峰卻發現有個問題,那就是下面的人太缺乏打血腥的戰役,打艱苦戰役的經驗,這樣的軍隊畢竟是缺乏了一種精神,一種在逆境和殘酷的環境之中作戰的精氣神。

灤州一戰,本以為還是那種憑著氣勢和火器,從容的擊潰對方的大軍,沒有想到部隊還有經歷血戰的機會,那四個步兵團在血戰中支撐下來,剩下的人都是精選的種子,那種氣勢和精神足夠充當骨幹了。

劉十三也是多年統兵,自然不會放著那四個步兵團孤軍奮戰,之所以讓他們頂在前面,不加支援,必然是存著鍛煉士卒的道理,這麽說固然是顯得有些冷血,不過為大將者,不應該局限在這麽窄的視野之中,而是應當看的更遠。

這種戰略的眼光和為華州鍛煉出一些骨幹的種子,這就是劉十三的大功,自然要大加的褒揚。

在福建,夷州艦隊和商船,運送了大批的步卒從泉州灣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