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出墻發財(第2/2頁)

而且這個時候要嚴防出現什麽妄動的局面,免得影響軍心,所以遼鎮總兵發下嚴令,不得越過邊墻,擅啟邊釁。

不過整個遼鎮的最北端,也就是鐵嶺衛那裏,已經是約束不住了,第一次那個百戶發了一筆大財,拿著錢財去江南享福,其余的人日子也是跟著天翻地覆,這個大家都是看在眼裏。而且去搶的時候,據說那些關外的流民也不敢抵抗,就是跑,這還怕什麽,這就等於是白撿的財富。

憑什麽那百戶可以發這個財,我們就不能,而且關內來的商人們上次也是賺到了便宜,攛掇著軍人們去搶,這樣他們就可以用較低的價格來獲得從前要公價買來的貨物,彼此都可以發財。

所以到了嘉靖二十二年六月的時候,雖然是上面明令禁止,抓回來的人都是打了軍棍,但是越過邊墻去搶掠的情況還是屢禁不絕,從前是要百戶帶著人過去才敢,後來則是三兩個人就敢出去。

不過也確實是越搶膽子越大,在邊墻那邊的那些流民只要是見到遼鎮的士兵,都是拔腿就跑,這些遼鎮兵也不願意抓人,只要是丟下財物的,絕對不會窮追不舍,回來之後,就有商人收購,自然是發了一筆小財。

看著眼紅的人越來越多,往往一個晚上,鐵嶺衛五千多人的實額,實際上有兵四千一百人,有時候上千人翻過邊墻去碰碰運氣,邊墻那邊的流民也是被嚇破了膽子,敢靠近的人越來越少。

邊墻那邊流民人數眾多,總是有不信邪的來做生意,也總有倒黴的碰到遼鎮的軍兵,只能是財物被搶走,越是這麽搞,大家的胃口都是被吊了起來,誰都是想要過去碰碰運氣,而且邊墻流民看起來也是很需要貿易來買賣貨物,經常是這邊的搶掠停下幾天,再出去的時候往往就能搶到不少東西。

還有幾個百戶領著人出去的時候,收獲比起第一個百戶來相差不遠,盡管是遼鎮總兵幾次三番的明令禁止,可是卻屢禁不止,財帛動人心啊!

漸漸的也都是琢磨出來規律了,六月月末的時候,鐵嶺衛上下約莫是十天沒有出去,而且安排關內的商人們出邊墻去放出收購的消息,說是朝廷已經是嚴厲約束了遼鎮各個衛所,讓他們不能擅自的出邊墻,所以關內的商人們也是準備來和他們做生意了。

等到去聯系的商人們回來說明情況的時候,整個鐵嶺衛都是瘋狂了,說是關外集中了大批的珍貴貨物準備交易,雖然是熱天沒有什麽上好的毛皮珍珠之類的,不過據說因為這段時間的搶掠,關外流民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禁是數量很大,也是急需,為了盡快盡多的從關內的商人手中換到,都是拿了多年的庫藏,比如說品相上佳的珍珠,今年收獲的鹿茸,據說還有在金礦裏面的大塊原金。

這些東西在關內可都是值大錢的東西,不光是士兵們熱切無比,商人們更是暗自的在那裏盤算,收購的差價到底可以賺多少。

更有那腦筋靈活的,已經是和千戶百戶們談好了價錢,更有那明白人直接去找鐵嶺衛的指揮,還有那商人去找晚了,索性是去找附近衛所的軍戶軍官,幾家衛所討價還價的定下了誰該分多少。

在這期間,還不停的派出商人們去穩定邊墻之外那些流民,以防他們跑了,同時也是確定對方的倉庫和存放貨物的地方到底是在那裏,確定地點。

嘉靖二十二年七月四日,鐵嶺衛,撫安堡,懿安堡等衛所堡壘共七千多人,在晚上蜂擁而出,直奔邊墻之外,發財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