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漳州府(第2/2頁)

原來知府衙門周圍都是被圍上了高墻,這些磚石就直接是從拆毀的那些宅院裏面選取的,磚石之間用的是厚厚的夯土,在這個城中之城的周圍,都有全副武裝的洋鬼子和廣東佬在那裏戍守。

任何漳州城內的人即便是經過這附近,也會被大聲的呵斥,盡量的驅趕走。久而久之,出了占領軍的隊伍時常開進開出之外,城內的人已經是不會經過這裏。

楊石頭來到漳州城的這些天是他最憋氣的一段時間,他能夠露出臉的地方只能是在這個內城裏面,每次出去都是裝模作樣的罩上一整套的盔甲和袍服,每次和漳州城的漢民說什麽話的時候,還要故作高深的把通譯叫到身邊來,小聲說上幾句,然後這通譯煞有介事的把漢話翻譯成漢話說出來。

現在的通譯可都是華州自己培養出來的人,都是自己人也沒有什麽顧忌,幾個小夥子都是忍不住笑,楊石頭也是哭笑不得,後來索性是把這通譯排給了傑森霍根那裏,自己帶著一名親兵裝做通譯,才是自在了些。

在夷州的時候,他是執掌一方的守備,整個夷州的首領,行動自由自在,可在這個漳州城裏面,卻只能是藏著掖著的,很是悶氣。

楊石頭十分想出城去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場,就像是前一段時間福建本地衛所來攻打漳州的六千兵馬,可惜這些會種地多過打仗的衛所兵實在是不堪戰,讓他根本沒有過癮。

不過楊石頭被安排到這個地方之前,可是被江峰親自下了命令,說是若沒有華州的命令,絕不可以主動的出戰尋釁,只能是守城。而且特別的說明,這件事情輕忽不得,乃是軍法大令,說白了,要違反的話可是要掉腦袋的。

話說的這麽重,楊石頭自然是知道該如何的去應對,他在江峰的親信大將裏面一向是以腦筋靈活著稱,他也是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既然是守城那就先把這些做足,一邊是雇傭民壯修築城墻工事,一邊是在夷州調撥軍艦和人手物資過來。

事實上,楊石頭和城中的這些軍隊即便是守不住城,從容撤退也是不難,畢竟漳州灣完全在夷州艦隊的控制之中。

不過雖然是計劃的完善,變化卻讓所有人都是應對不及,本來以為六千明軍被打敗之後,還會有大批的兵馬攻城,可自那次的戰鬥之後,福建省竟是突然的安靜了下來,不管是福州泉州,還是廣東的兵丁,都是沒有什麽舉動,大家都是好想當作漳州城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

楊石頭這裏一邊是借著這個時間的空當加大了對工事修建的力度,另一方便派出信使去華州說明這個情況。

事實上,福建巡撫本來已經是準備上奏朝廷,他準備請南京兵部衙門調湖南湖北和江西的兵丁進福建,並且本地的兵馬也在集結之中,不過這個時候,京師的消息通過百裏加急的公文送到了各個衙門之中。

福建巡撫是浙江人,標準的東黨出身,他的座師就是京城裏面被列為亂臣的吏部侍郎,雖然說公文上面講得清楚,說此次的事情只是針對京官,外官不會牽扯到,可是這話官場上的人誰會相信。

這巡撫也不自作主張了,索性是寫了奏折,一來是表明自己的態度,二來是把漳州城的事情詳細說明,等待皇帝拿主意,府城失陷,六千兵的潰敗已經是很大的責任了,若是再因為貿然的處置背罪責太不值得了。

地方上的折子裏面,漳州府如何處置的折子,不歌功頌德的奏折這還是這段時間的第一個,也把問題擺在了嘉靖皇帝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