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廷議 定策 決斷(第2/2頁)

吏部的尚書是老臣擔任,做事也是穩重許多,聽到同僚的建議,沉吟一下開口反對說道:

“陛下,現如今人心初定,況且各地商人們已不是當年,各個煊赫異常,翻雲覆雨頗有權勢,這清理稅賦之策定會讓商人們人心動蕩,怕會招致更大的風波!”

別看這些人在從前都被人稱作西黨,而今都是做到了高位之上,自然而然的就分出了派系,一個人提出的意見比較激進,另外一個比較持重,在座的臣子都是紛紛的選擇自己支持的方向辯論了開來。

嘉靖皇帝這時候倒是沒有服丹藥,不過看著書房裏面這些臣子們引經據典的爭吵,禁不住苦笑了一聲,心裏面想到,這果然百官的劣性,改不了了。

屋子裏面的人雖然或者是低品的官員升下來,或者是久不在官場之上的老臣,但是幾千年的官場文化沉澱可是骨子裏面的東西,大家雖然是在那裏爭論,可都看著皇帝和陸炳幾個人的臉色。他們可是知道,陸炳和周林,包括芮公公才是此時真正的親信之臣,他們沒有發表意見的時候,自己不要把話說死。

所以書房裏面的大臣雖然是在爭論,可是說話言辭都是很有分寸,點到極致,陸炳這幾年被關在府中,早就是磨練出來了沉穩性情,也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在那裏只是沉靜著不出聲。

芮小三跟著嘉靖皇帝當值這麽多年,又是在皇權失勢的時候做的內監總管,也是小心翼翼的習慣了,也在那裏不作聲。反倒是京衛提督周林有些忍不住了,他到京師之後,雖然是貴為京衛提督,總管京師兵馬。

但是接下來就馬上是東黨文官們把持朝政的時候,文官們都是知道周林是皇帝的親信,又是出身陜西邊鎮的武官,和西黨的關系很近,這些人處處打壓周林,京師的武官大多是勛貴出身,對於興獻王府的武官周林也頗為的瞧不起,更是混不到一個圈子裏面去,所以周林這麽多年,經歷這種爭論還是第一次。

聽著文官們那邊說著頗為讓人氣悶的話語,翻來覆去的卻只是為了是不是收稅,聽得他越來越煩悶,終於是忍不住開口說道:

“陛下,諸位大人,財賦之事咱是外行,不過卻知道一個道理,這打仗作戰的事情,凡是先動手的都要占上風,眼下關外和塞外雖然是安靜,但誰知道對方什麽時候會有舉動,別是那邊動起手來,咱們這邊還在收稅。”

周林一說話屋子裏面就安靜了下來,這些文臣們一邊是聽著周林說話,另一邊都是拿眼睛瞧著皇帝的神色。

嘉靖皇帝心裏面也是為難,知道現在雖然是各地的官員都表示了歸順臣服,但是這些虛言說明不了什麽,那名老成持重的尚書說的也是在理,突然的收從前的稅賦,怕是剛剛穩定的局勢真的就這麽動蕩起來。

不過周林的一番話卻更是讓他猛醒了過來,商人們的動蕩算什麽,太祖朱元璋定鼎的時候,一樣是把江南的富商們殺頭破家,歷代的皇帝都是會商人們不客氣,動蕩算什麽,北方的威脅一天不清楚,這江山做的就不穩定,何況在關外塞外的這股力量,還是一支把和大明糾纏了一百多年的蒙元韃虜打的消失的勢力,怎麽能不小心。

皇帝終於是開口,作出了判斷:

“這稅要收,要加,要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