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在濟寧(第2/2頁)

這三成已經是足夠影響大勢了,每年年初的分派大會上,按照數量,會下大小鹽商和私鹽販子們就會大概判斷出來,今年的鹽價,這個鹽價幾乎就可以為除了幾個偏遠省份之外的大明鹽價定行市了。

所以說,每年三月間,各路鹽商,大鹽梟或者是親身前往,或者是派自己的親信來到這裏,每個人的鹽引和各種數字都是要匯總在一起,而且還要在這裏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條件和價錢。

當然,定下來的未必嚴格的遵守,價錢高的時候,總是會有超出額定數量的私鹽官鹽湧出來,盡管是鹽梟們控制的力量到處的砍殺,也是制止不了。不過這個體系畢竟是對大家都有好處,所以人人還都是遵守。

為了這個體系,濟寧,揚州,開封,太原,南京,杭州之間,甚至還有鹽商自己建立的快馬加急,維持幾十座名為車馬行實際上就是私人驛站的機構,所需要的費用比起鹽價的波動來,那真是小意思了。

每年的這個聚會就是在濟寧開辦,這些人的到來可是讓濟寧的市面更加的繁華,原來的濟寧的繁華,是因為這裏是漕運的樞紐,在此處有很多山東本地商行的倉庫,可是現在很多鹽商在這裏都有別業,山東,北直隸和河南的鹽商,幹脆是在這裏都有長期的鋪面,天下各行業,鹽商是最為豪奢的一群人。

整個濟寧的酒樓,青樓,各種南貨商鋪都是紛紛的冒了出來,而且档次極高,山東六府和河南的府縣,都是以這裏花錢為榮光。

華州在山東的這些生意,並不是以江家軍和華州的名義進行,因為這裏僅僅是賺錢的地方,在這裏經營鹽業的人喚作林玉堂,說起來還是夷州艦隊指揮林幟的族叔,也是林家近支的族人。

林玉堂只是知道自己是替家族作鹽業上面的買賣,每年通過林家島運送出去不少銀兩,有時候也代為購銷些其他的貨物,卻不知道是為華州做的生意,還以為是自己家族在大明留的一條後路。

江峰這次來,濟寧本就是目的之一,他的隨從身上帶著林家族長寫的親筆信箋,而且上面特別說明了這是林家的貴賓,一定要小心招待,這可是關系林家將來的富貴。

話說的這般重,林玉堂自然恭恭敬敬,特別是看到江峰一行十幾個人,馬匹車輛都是豪富之家方能配備的,而且人人自有一種人上人的氣象,更是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引入了自家住的宅子當中。

看到了林玉堂的宅子,即便是江峰這般見過場面的,也是驚嘆不已,沒有穿越前在各種媒體和書籍上,只要是一提到鹽商就是說鹽商豪奢,富貴無比,還只是一個表面的概念,後來接觸到的黃平,卻也是知道收斂鋒芒。

今日見到這樣的莊園,才大概的明白,目前這幅局面應該就是鹽商的普遍現象了,在濟寧城中,竟然是硬生生的造出了個江南園林的樣子,這得是什麽樣子的手筆和花費,著實令人咋舌。

院子來往的丫鬟仆婦,模樣雖然不說是絕色,可是看在眼中,賞心悅目是最基本的,江峰看著邊上的林玉堂,心想這真是太會享受了。

看這個林玉堂的模樣,四十歲左右模樣,相貌堂堂的,顯得極為的有精神,倒真是好身體,想到這裏,江峰禁不住輕笑一聲。

跟在後面的林玉堂自從進了這個園子裏面就觀察江峰的反應,一般人或者是羨慕之極,或者是故作清高的目不斜視,卻沒有和江峰這樣自然而然的態度,看到江峰發笑,連忙客氣的詢問道:

“江員外可有什麽高興的事情嗎?”

江峰停下腳步,淡淡地說道:

“有錢真好。”

林玉堂一愣,連忙低頭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