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殺鎮不住(第2/2頁)

朝鮮的給養還是在半路上,倉促之間根本不可能提高很快的速度,鐵蛋只能是派人去各個墾殖莊園去收購,然後通過各種方式運送過來。

和關外相比,現在的關內同樣是亂成一團,幾十年來第一次這麽大規模的蒙古兵的動向,整個大明北方的軍事體系都是被動員了起來,延綏,榆林,大同的消息不斷的傳到了京師,瓦剌部的動向是關外。

這個消息確定了之後,宣化,薊鎮和遼鎮的開始進入最緊急的狀態,保定和京營的部隊也都是作出了開拔的準備,對於大明來說,蒙古人打下了關外,那麽下一個目標就是遼東,遼鎮若下,下一步可就是京師了。

宣化和薊鎮都沒有什麽人建議調兵,只有遼鎮,朝中的大佬普遍建議抽調北直隸和山東的兵馬支援,因為京師商團背後的勛貴們知道,遼鎮的士兵和民戶,現在大部分都是在墾殖莊園裏面,遼鎮軍戶軍兵的缺額已經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要是不去支援那就是紙糊的邊關。

現在是北派的官員建議的事情,南派的官員就要反對,現在北方如此的緊張,抽調北直隸和山東的兵馬,那裏叛亂未平,如果有什麽風吹草動豈不是麻煩,雙方絲毫不出人意外的爭吵了起來。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已經是不算太過問朝政的嘉靖皇帝居然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主意,說是現在陜西三邊的邊軍,已經是抽調部分趕往遼鎮,但是路途如此的遠,到時候肯定是時間來不及,京營兵馬將近十萬,抽調一萬或者兩萬的人馬前去遼鎮,然後陜西的邊軍補充京師的防務,豈不是皆大歡喜。

這個主意當真是石破天驚,南北雙方的官員們稍微的錯愕之後,馬上就開始齊齊的反對,不過反對的理由也只是和祖制不合之類的事情,仔細一想,還真是沒有什麽太拿的出手的理由來反對。

特別是嘉靖皇帝說出了那句‘若瓦剌從遼鎮入口,京師不保,社稷震動,何談什麽祖制’,拿出這句話之後,朝臣們都是平息了自己的意見,特別是京師商團的支持者們,更是對皇帝大唱贊歌。

守京師西門的京營一萬五千兵,在禦馬監和兵部的文書命令下面,開始朝著遼鎮開拔,同時從陜西過來的邊軍,也已經是進入山西的境內。

在現在,很多地圖上面的河流都已經是變成了幹涸的河床,或者是連河床都看不到,上面早就布滿了房屋和田地,不過幾百年前,特別是關外這種沒有開發過的地區,基本上能有名字的河流,都是波浪奔騰的大河。

江峰每日也要在泰寧衛的塔爾河取水和捕魚,用來滿足聚集在這裏六千士兵和三千奴隸的需要,現在大部分的東西都已經是完成了七成,雖然江峰還想催促下面的人抓緊,不過看起來這也是極限,索性是安排他們輪流的休息恢復。

進入了九月底的時候,負責軍需的鐵蛋找到江峰匯報說道現在河中的能捕撈的魚突然是少了,而且水也是變得渾濁了起來。現在的取水已經是到其他支流了。

這些跡象所預示的很簡單,塔爾河的上遊已經是出現了蒙古的騎兵,因為他們的人馬也需要在河中捕魚,在河中喝水。

幾乎就是在鐵蛋過來匯報後的同時,江峰派到草原上的探馬終於回來了,那個騎士氣喘籲籲地說道:

“還有十天,還有十天,瓦剌的韃子騎兵就要到達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