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紫禁城 轉彎(第2/2頁)

在台灣的這兩萬五千多人被稱作南洋五民衛,民衛不設民官,實行軍管。

三十三萬已經是大陸上首屈一指的大府的規模,每個民衛算上民官,團練使,收支文書還有農官,不過十人。

這些人的報酬都是由江家軍的軍需供給,管理這麽多人所用不到千人,劉順驊當真是驚訝異常,雖然是說是大明的各個州府之中吃皇糧的人特別的少,但是編外人員的數量卻幾倍幾十倍於正式的。這從來都是號稱苛政之一,特別的騷擾地方。

劉順驊在地方上讀書的多年,京官幾年,地方官幾年,本身學的就是所謂的做官的學問,對這些東西了解的非常的清楚,滿心是按照當年布政使司衙門的體制建立一套管理民政的體系,誰曾想到看到江家軍的民衛模式,方知道也許有更簡單的形式可以做到那些事情。

本來自以為自己翰林學士出身,不說是天縱其才可也是出類拔萃的人才,治理山東和治理浙江一省將近千萬人口都是輕而易舉,難道還怕這些小小的三十幾萬人不成,不過此時卻是有些下不去手了。

雖然是作為江峰的丈人,但是劉順驊知道自己在這塊異鄉土地的地位,也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女婿到底是什麽樣子的人,劉順驊通過自己的女兒,以家宴的名義和江峰約了出來。

來到了仁川之後,雖然是為迎接劉順驊的到來舉行大型的宴會,不過私下的宴席這還是第一次,劉芳蕊也是特別的用心,領著蘇觀月和蘇觀雪,附帶說一下還有夏翠玉,忙碌了整整一天。

江峰把話說開了之後,江家的女眷們對於夏翠玉的心結也去掉了不少,在自己姐姐的建議下,女孩蘇觀雪更是主動的去接觸夏翠玉。

晚上江峰和劉順驊翁婿二人都是落座之後,劉芳蕊知道兩個男人肯定是有要事商量,只是隨便吃了些,閑聊了幾句,就帶著一幹女眷退席。

抿著杯中的黃酒,江峰並不著急開口說話,江家軍的民政始終是不能依靠這些民衛的民官們,因為民衛的民官們都是從同鄉同族的人推舉,彼此之間在山東的時候,就已經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民官往往從前就是族長之類的角色。

因此有一定的獨立性,也就是來到朝鮮之後,不收田賦,而且多方的扶助,這才是穩定住了民心,若不然一萬多名的江家軍光是彈壓民衛的不滿,恐怕就是忙不過來了,現在各家各戶的生活經過一年多的恢復安頓之後,開始慢慢的恢復。

手裏面有了錢,吃飽了肚子,各個民衛之間就出現了這樣哪樣的糾紛,比如說是圈地,水源。往往是爭論不休,官司打到了趙秀才和江峰這裏來,真是焦頭爛額,若不是最初設立團練制度的時候,決定是輪換為主,不然這些民衛依仗團練的武力,互相械鬥都是有這個可能。

江峰的手下武人不少,既有張亮這種出自官軍系統的正規軍人,也有羅義這樣江峰自己訓練出來的鐵丁軍官,還有楊家兄弟和微山島的綠林強人,這些軍官勇猛不莽撞,各個都是出色的人物。

不過文人這方面,劉十二長於謀略算得上是夠格,趙秀才半路出家的軍需,很多事情都要蘇觀月加以輔助才可以順利,王啟年一幹人更是不要提什麽民政相關的事情了,所以在劉十二的建議下把劉順驊從杭州府接了過來,只是劉十二說過一個擔心,就是劉順驊能不能接受這樣的落差,畢竟當年劉也是從翰林學士一直到一省布政使,國家的大員,心裏面能不能轉過來。

“賢婿,有些事情要請教……”

江峰正思想間,對面的劉順驊頗為客氣的提問,江峰微微一笑。

看來,心裏面轉過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