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豐收的企盼(第2/2頁)

也都是走上了前台多方的調配,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是這麽快的就被官兵們誅殺幹凈,皇帝和大臣在覺得慶幸的同時,也是覺得是不是這次有些小題大做了,這麽快被殺了個幹凈的反賊,想必開始的做大就是疏忽罷了。

這些帝國中樞的人也是知道地方上的武備到底爛到了一種什麽程度,不過在皇帝和大臣們看來,軍備的中心還是在九邊防備蒙古人的地方,其他的地方倒也不必太過放在心上。

何況兗州的報功文書上說是,嵫陽城城內兵馬一直是隱忍不發,一直是等到城外的賊軍松懈。此時江峰率領的登州營兵馬來援助,賊軍慌亂的時候,城內兵馬挾多日積攢的戰意和威風,勇猛殺出,裏應外合,大破反亂賊人雲雲。

這樣的套路,大家都是看的明白,看了這樣的文書反而是明白,看來此次的首功應當是屬於登州都司江峰,其余的那些所謂斬首若幹,擊潰反賊若幹的報功估計也只剩下水分了。

本身的話,在司禮監羅景和張之年調江峰出山東去薊鎮的時候,按照常例就應該有所封賞,這等地方兵去邊關打仗的命令,都要對軍官有所封賞,這一次江峰平叛首功,加山東遊擊,鎮兗州,登州,濟南。

這個官銜的代表就是,如果江峰手下養八千官兵,這六千官兵朝廷給與下撥餉銀和糧草,和衛所兵不一樣,這些都是所謂的戰兵。從前江峰手中的力量也就是登州營下的二千官兵,現在擴充了將近四倍。

而且山東遊擊這個官職已經是可以說的上山東實權最大的軍官了,要知道在山東設立設置總兵這個職位可是萬歷末年的事情,在此之前,甚至連分守的參將這個級別都是沒有。

現在江峰鎮守的地方可以說是非常的有趣,登州,濟南,兗州,山東東部和南部的軍兵都是在他的管轄之下,或者說,除了萊州一帶的海岸線,現在山東所有的海邊都是他的管轄下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朝廷裏面的官員們給了他們多少的好處,明朝嘉靖年間山東的精華地盤是兗州的濟寧和東昌萊州一帶,因為這裏是漕運的經過的地方,而且因為在內陸,所以受到的倭寇騷擾基本上是沒有。

商業和農業都是非常的發達,也是山東稅賦最豐富的地方。這樣的好地方,由三名在朝中頗有關系的守備鎮守。

得到這個命令之後,不管是在京城的陸炳還是在浙江布政使司的劉順驊來說,都是有心要替江峰爭一爭,可是原本是好強爭先的江峰卻一點沒有不平的意思,各方也就是在這個上面偃旗息鼓了。

真正尷尬的是兗州知府崔臣興,他的治下除了這樣的大亂子,崔臣興根本也是不想什麽升遷之類的事情了,只求能夠安穩的把自己的任期完成。不過面對前一段時間被自己婉拒在城門之外。

可是一段時間又是帶著兵馬堂而皇之的回來,而且是有山東遊擊的稱號的,名正言順的坐鎮兗州嵫陽城。

登州營在煙台山下的兵器作坊開始逐漸的朝著滕縣附近搬遷,煤鐵的運輸路程的大大的縮短,成本降低,蘇觀月計算後給江峰的結論是,現在登州營自己的作坊每一把鋼刀的成本已經是遠遠低於大明官造的成本。

山東的鹽場都是海鹽,不經意間山東所有的官鹽和私鹽的源頭,現在確確實實都是在江峰的控制之下了。所以在江峰的任命文書下來之後,山東原本都是投在黃平那裏的鹽商鹽梟們都是急忙到江峰門下表達他們的善意——用銀兩表達。

嘉靖九年的五月,登州府府邸,新任的山東遊擊江峰大宴親朋,開宴致詞是:

“今年,是豐收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