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不相幹的幾件事(第2/2頁)

第二天,來報信的劉家親戚被劉芳蕊送出了塢堡,早就有千戶所裏面的人員等在那裏,帶著他到了登州府城裏面倉庫中,直接把裏面的布匹和絲綢辦上大車。自然是一分錢不要,五大車的東西算算也有幾百兩銀子。

那個親戚顯然是沒有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好處可以拿,高興的合不攏嘴,心裏面已經是忘了江峰從昨晚聽到消息之後一直沒有露面的情景。那點覺得沒有禮貌的不快也是消失殆盡,只是想著回去一定要在劉參政劉順驊的那裏好好誇誇這個懂事的年輕人。

夏家的人在千戶所呆了幾天之後,知府衙門裏面路引和一幹的手續都是辦完,夏翠玉在登州府城裏面開了一間酒樓。所聘請的就是在煙台山上做過一段時間飯菜的廚師,夏翠玉不再出頭露面,只是由下面的族人打理。

這和當年京城的翠玉坊性質差不多,算是在陸地上的一個據點,名字沒有什麽特色名字叫做翠玉樓。

在親戚報信的三天後,在幾百名民夫的勞作下,煙台山上千戶所都圍上了一圈矮墻,山上石頭就地取材,工程進度倒是快了不少,整個塢堡破損或者是薄弱的地方都被加以整修,而且在裏面和五樓山一樣,修建了巨大的石屋。

修建塢堡的時候,近千的民夫在那裏忙碌,上山下山都是極為的頻繁,不知道什麽時候千戶所裏面的鐵丁少了十幾個。

濟南府的布政使司衙門,一名衙役拿著文卷走到劉順驊的屋子,進去問安行禮之後,開口恭敬地問道:

“關於登州董家滅門一案發回重審的案卷已經是辦妥,左參政張大人已經是允了,小的來這裏問問老爺的意見。”

劉順驊端起桌子上面的茶碗,緩緩的吹掉上面的浮沫,慢悠悠的開口說道:

“既然張大人都已經是允了,我這裏自然沒有什麽別的要說,走驛站發下去吧!”

大明的驛站兼有原始郵政的功能,不過除了軍情其余的消息文書傳遞的都是很慢。按照道理說,這等案件應該是快馬直接去登州。不過在衙門吃皇糧,大人們吩咐什麽就是什麽,那個衙役答應了一聲,轉身出門。

看著那個衙役關上門,劉順驊在座位上嘆了一口氣,驛站去傳遞公文,五百裏的距離估計得要七天,若是快馬直送也就是兩三天的功夫,能給江峰爭取點時間也好。這次的事情,本來在巡撫家的書房裏面,大家議論的不過是怎麽把這件事情壓到最小,按察使也是新官到任,有心要把案子辦下去。

但是巡撫和左參政和其他的官員都是在山東做了五年以上,若是這件事情被捅上去豈不是麻煩,今後不要說做官下獄都是有可能,正在爭論的時候,卻是衡王府著人帶了消息過來,說是董家乃是本分鄉紳,衡王府願意做保。

屋子裏面的爭論頓時有了定論,本來就是想把事情壓下去,正好借著這個由頭,發回重審。

想到這裏劉順驊嘆了一口氣,雖然是現在心裏面還在大罵江峰,自己的姿態都已經是低到這樣的地步了,你和芳蕊居然連封信都不捎回來,真是不孝之極。但是如果案子就這麽扳回去的話,抄家問斬誅滅九族的可就是江峰了。

衡王府難道不知道規矩嗎,劉順驊展開空白的折子,準備寫一封奏折,但是想想還是放下筆來,如果皇帝還是護著衡王怎麽辦?思前想後,終究是沒有下筆。辛苦鉆營到今天這個位置可不容易啊。

山東府縣的各級捕盜官和清剿匪徒響馬的官兵,突然發現進來安靜了許多,來去如風的馬匪們再也不來騷擾地方,竟然好像是從平地上消失了一樣。

兗州府轄地邊境的一個驛站,平日裏面只有兩個驛卒,路很偏僻,晚上沒有什麽來往的人,兩個驛卒在外面坐著閑聊家常,正是高興的時候,邊上一個在邊關當過兵的猛然是蹦了起來,拉著同伴就是跑到路那頭的林子趴了下來。

過了一會,幾百騎士順著路呼嘯而過,夜間也是看不清楚什麽打扮,也沒有管那個小小的驛站,徑自的朝前奔去,那個當過兵的驛卒恍惚間在如雷的馬蹄聲中間,聽到了兩個字:

“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