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開始了(第2/2頁)

以前豪門大戶都講究自己家養著好廚師,短短幾個月,這個風氣變了許多,也是啊,在酒樓裏面,您要是幽靜有雅間,要是熱鬧有大堂,若是對衛生不放心,燒開的水當著您的面處理的幹凈。

傳說就是在宮裏面,嘉靖皇帝吃飯,各個監的大太監供奉飯食的時候,皇帝也說自家做太過耗費,十二樓叫就是了。

既然是到了這個局面,那麽誰也不可以輕易的放棄,在這十二樓裏面,自然是日進鬥金,若是在這次的評比裏面落了最後一名,那第二年可是要有替補上來的,那樣這個面子如何的丟得。

況且做到這樣一個局面,背後或多或少都是有人撐著,若是下來,自己的面子倒是好說,主人家的面子怎麽辦,其實周圍那些來看熱鬧的達官貴族們,倒是不少在酒樓裏面有些關系,平日裏面鬥狗賽馬,沒有想到自家的生意也能拿在這裏鬥,因此都是在木屋裏面興高采烈的看著。

不過到時候輸家贏家能不能有這麽興高采烈就是兩說了。

到時候可不是五百兩買個牌子的問題了,各家的老板都是不顧寒冷極為緊張的看著自家的廚子在那裏忙碌,只有江峰頗為悠然自得找了個角落避風的地方,沒有當作自己是外人的叫來醇和樓送來了熱茶和點心躲在邊上樂滋滋的看著。

在最中間的木屋裏面,也是靠著廚師做菜比較近的哪一間,外面站著幾個衛兵和太監還有家人,如此復雜的組合,自然就是尚膳監大太監,誠意伯和老侍郎方子泰,誠意伯劉知禮在那裏看著外面悠然自得的江峰,小聲對著邊上的陳狗兒笑道:

“陳公公,那就是把老李家孩子打了的江峰吧?”

誠意伯可是太祖開國時候就在勛貴大家,歷朝不倒的名門,自然不在乎什麽慶國公,雖然爵位上差了這麽多,陳狗兒也是老人,在外面可是比在宮裏面謹慎,也是頗為放的開,笑著回答說道:

“老李家的孩子被他斷了手指頭,第二天還要去樂呵呵的吃飯,張老虎真是太慣孩子了,不過聽說張老虎的帖子送過去,慶國公當時臉都白了,第二天愣是在家裏病了。”

誠意伯呵呵的笑著,心裏面知道慶國公在家裏面作什麽,這些太監都是清楚的要命,司禮監掌握著東廠,情報資源豐富之極,自己家裏面恐怕也是少不了,不過這也是常例,在乎也無用,跟著回話道:

“老虎老了也是老虎,現在京城兵馬都在他手中,聖眷依舊啊……”

那邊的方子泰卻有些不滿,這位老侍郎的心思現在也是不管什麽政局八卦,全神貫注的盯著前面的廚師做菜,聽的邊上的兩個人議論的歡,禁不住有些不滿的敲敲桌子,那邊的兩個人笑呵呵的停住了嘴。

方老侍郎有些疑問地說道:

“那個一身素淡的可是惠風樓的廚師,嗯,這身打扮倒是才是庖廚之人應該穿戴的,那些穿紅掛綠的,要當新郎官嗎?”

陳太監和劉伯爵一看,果真是如此,所有酒樓知道自己的廚子打扮的體面點,但是做菜不是做客,有些衣服穿在身上未免是可笑了,惠風樓的大廚一身青布衣服,素淡樸素也算是利索,都是心中嘉許。

在醇和樓一樓坐著觀戰的都是在家中用過了早餐,肚子先要吃個八分飽,中午的醇和樓比試僅僅是一粥,一賤菜,一貴菜,想必是不能當作飽飯來吃的。

明人傳習元朝的習慣不少,不過元朝漢人學的卻是宋人的習慣,粥是當作正餐來用,大餐的開始大部分用粥開始,惠風樓來的晚,其余的幾家都是在那裏熬煮上了,這個最是講究火候。

不過飄散出來的大多是甜香還有肉香,大家都是把功夫放在後面的兩道菜上,一道白粥也就是在添加的幹果甜品和配料上有些講究,還能做出什麽花樣來。

方侍郎臉上也沒有什麽表情,平靜看著廚師們的準備,突然間‘咦’了一聲,對著身邊的兩個人詫異地說道:

“二位大人,那個惠風樓的大廚不知道規矩嗎。在那裏切魚膾,沒有人告訴他粥用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