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公主歸來(第3/3頁)

張煥笑了笑,卻沒有深問,他來到飯堂坐下,裴瑩給他端了幾盤菜,又溫了一壺酒,在他身旁坐了下來,她一邊倒酒,一邊問道:“李素從回紇歸來,那她與回紇人的婚姻還有效嗎?”

“人都死了,婚姻當然也就取消了。”張煥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笑道:“明遠也問了朕這個問題,你們兄妹怎麽想到一起去了。”

“明遠也問了嗎?”裴瑩大感興趣,她忽然象年輕了十歲似的,湊在張煥面前興奮地追問道:“給我說一說,明遠在提到李素時是什麽表情?”

張煥詫異之極,他停住酒杯問道:“你這是什麽意思?”

他忽然想起剛才李素羞澀的樣子,心中若有所悟,便笑了笑道:“莫非你想做一次紅娘?”

裴瑩半天沒有說話,自己的兄長在幾年前妻子去世後,便一直沒有再娶,他膝下只有一女,而他又是裴家家主,怎麽能沒有子嗣,為這件事,裴瑩不知勸了兄長多少次,就算納妾也可以,可總是被他婉拒,他的心中似乎只有亡妻一人,這已經成為裴家的頭等大事,今天和李素聊天時,她總是旁敲側擊裴明遠的情況,引起了裴瑩的懷疑,在她不舍追問下,他們之間果然有這個苗頭出現了,裴瑩為此興致盎然,但現在丈夫的話卻讓裴瑩感到被潑了一盆冷水似的,他一下子清醒了,是的,關鍵是李素的公主身份,自己兄長能娶她嗎?會不會影響到裴家和明遠的前程。

想到這,她緊緊地注視著丈夫,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確切的答復,‘裴明遠可以嗎?’

妻子那充滿期盼的眼睛張煥心中清清楚楚,幾十年前世家是不屑於與李氏宗室聯姻,他們總是保持著一種高傲的姿態,或者世家之間互相聯姻,現在世家朝政雖然已經衰落,但並沒有消亡的地步,他們的子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地方,他們有著平常百姓無法比擬的優勢,能夠培養出大量優秀的人才,盡管他已經在辦學、門蔭等方面盡力改變這種狀況,但他也知道改變這種狀況至少也需要十年時間,如果裴明遠娶李素,恐怕著急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仍舊極力維護世家利益的頑固勢力。

“這件事朕不會幹涉,也不會過問。”張煥的口氣異常平淡,他喝了一杯酒,便對裴瑩徐徐道:“朕已經決定,調明遠為益州刺史兼劍南節度使,五天後正式赴任。”

……

吃罷晚飯,張煥起身來到了崔寧的寢宮,他剛進門便聽見裏面隱隱有人在通報,“娘娘,陛下來了。”緊接著崔寧飛快跑了出來,但她的眼睛裏不是驚喜和眷戀,而是一種焦急甚至驚懼,是的!她此刻的神情就像一只失去了孩子的母鹿。

“寧兒,出什麽事了?”張煥連忙扶住她,驚訝地問道。

崔寧緊緊抓住張煥的手,顫抖著聲音道:“煥郎,崔曜還能會得來嗎?”

“是誰告訴你此事的?”張煥心中有些不悅,這件事他在十二初時便從碎葉發來急報中得知了,他當時怕崔寧和病人膏肓的崔圓知道,一直隱瞞至今,甚至連裴瑩都沒有告訴,沒想到崔寧還是知道了,這件事是誰泄露的?

張煥冷冷地回頭瞥了一眼安忠順等人,他們幾人嚇得低下了頭,戰戰兢兢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煥郎,誰告訴我的你就別問了,關鍵是崔曜能不能救他回來?”崔寧已經擔憂到了極點,她本想問崔曜是不是還活著,可是她不敢往那邊想,她用乞求的目光望著丈夫,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可以接受的答復。

張煥望向崔寧的目光已經變得溫柔起來,他能感受到崔寧心中的緊張,崔曜是她父親臨終前唯一的托付給她的事情,如果崔曜出事,她將無法對自己父親交代,張煥輕輕拍了拍她的手,“我們去裏面說吧!”

他牽著崔寧的手進了內室,張煥坐了下來,攬著她的腰誠懇地說道:“你知道嗎?當朕聽說崔曜被抓時也異常緊張,朕也很擔心他會遇害,可後來當朕得知他被阿古什帶到巴格達時,朕就知道,他至少性命是保住了,盡管朕沒有見過他們的哈裏發,但他是大國之君,如果連容納一個使者的心胸都沒有,那他就根本無法駕馭大食這樣大的國度,就像朕不殺阿古什,最後將他放了一樣,崔曜也一定會被釋放,當兩國之間的戰爭結束後,就該是政治對話的時候了,以解決許多遺留問題,包括大食戰俘的交換、臨時邊界的確定等等,崔曜的釋放問題也必然會在這些談判中出現,所以你放心,朕一定會把他換回來,他不僅僅是朕愛妃的侄子,更重要是他身為大唐的使臣,這關系到大唐帝國的尊嚴,如果他不回來,拔汗那也就不會真正地誠服於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