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碎葉風雲(七)(第3/4頁)

孟郊臉微微一紅,接過冊子道:“好!我這就去修改,明早之前再給大帥過目。”

王思雨一擺手道:“不用給我再看了,略作修改便直接頒布,事急,須越快越好。”

王思雨的話音剛落,大地便開始微微顫抖起來,眾人皆愕然,一名士兵飛奔而來,急聲稟報道:“大帥,大食人又開始進攻了。”

王思雨忽地轉身,厲聲令道:“隔離墻修建不得停止,要加快動作,所有民團軍一概撤到隔離墻後,再調一萬弩兵上城,嚴防敵軍填河。”

城池之外,王思雨的預料不錯,三萬昭武軍鋪天蓋地而來,他們這次進攻的仍然是南城,確切說並不是進攻,而是要填平城外的護城河,他們騎著馬,手執盾牌,一人背負著三四只泥土袋,從三裏外向這邊疾奔而來,夾雜在他們中間,三百架重型投石機又再次轟隆隆駛出,數百只巨大的火油彈騰空而起,呼嘯著劃過黑沉沉的夜空,帶著一團熾熱噴焰的火球,刺眼的火光照亮了城池,城頭頓時一片火海,近百具床弩也被點燃了,火勢之猛烈連防火服也抵擋不住了,無數唐軍捂著臉慘叫著在地上打滾,但希臘火卻撲滅不掉,越燒越猛,燒焦了皮肉,燒爛的骨頭,直至氣絕身亡,此刻,城樓也燃燒了,沖天的火焰直沖九天,在數十裏外也清晰可見。

在熊熊的烈火中,唐軍並沒有沉默,藏在防護墻後的唐軍石砲群也發威了,幾百枚滾圓黑亮的天雷彈破空而出,瓷彈上的導火索在瘋狂燃燒,天雷彈落進密集的敵群中,猛烈地爆炸了,頓時大片血肉橫飛,肢體和頭顱四濺,成片成片的敵軍哀嚎著倒下,戰馬受驚,高掀嘶叫,四散奔逃,無數落馬的士兵被踐踏成泥,地上的黏稠的血匯成河流,咕咕地冒著氣泡。

火油彈和天雷彈在天空交織,不時碰撞在一起,猛烈地爆炸,爆炸聲震耳欲聾,形成無數團熾亮無比的小火球,向四周散落,在慘烈的攻防戰中,碎葉城亮如白晝,城上城下都堆滿了武器殘骸和屍體,生命在這一刻變得脆弱無比。

三萬昭武軍被擊退了,又再次沖上來,儼如海潮一浪高過一浪,密集的天雷彈形成了一道寬約百步的死亡通道,沖進去的士兵必然會粉身碎骨,大食軍主帥阿蘭見昭武軍已經損失近半,但仍然無法逾越天雷陣一步,狂怒之下,他也失去了理智,厲聲吼叫道:“安國軍繞道東面填河,若後退一步者,殺無赦!”

從大營的北側沖出大隊騎兵,這是一萬安國軍,他們也背負著泥土袋,從東面繞過天雷陣,直沖護城河,此刻東城上的唐軍石砲也發射了,大地上綻放開了一朵朵赤亮的妖異之花,阻止住了安國騎兵向東城靠近。

安國軍無奈,只能有折道轉回城南,緊貼著護城河疾奔,他們竟成功地穿過了天雷陣的封鎖。此刻城頭上彌漫著刺鼻地焦臭味,近萬名身著防火服的唐軍在拼命用泥土覆蓋四處流溢的火舌,經過數十輪的投射,大食軍近一半的投石機出現了故障,數百名隨軍工匠在緊急修理,隨著火油彈數量逐漸減少,熊熊的火勢也開始減弱,八千弩兵返回陣地,他們緊靠城垛巍峨不動,緊緊地盯著越來越近的第一波安國騎兵。

城頭上轟隆隆的鼓聲驟然響起,城頭萬箭齊發,密如疾雨,但安國騎兵有備而來,他們高舉盾牌在箭雨中瘋狂地向前沖刺,盡管不斷有大批騎兵中箭倒下,但還是有數萬袋泥土扔進護城河內,連同上午河內的屍體,竟在浮橋板旁形成了一道堤壩,碎葉河上遊已經被大食軍攔截,護城河成了死水,無法沖垮這道由屍體和泥土袋築成了河堤。

隨著安國騎兵狼狽不堪地逃回陣地,大食軍的進攻勢頭忽然減弱了,再沒有火球射上城頭,城頭上的熊熊烈火也燃燒殆盡,整個南面城上焦臭撲鼻,唐軍開始清理戰場。

這時,城上的唐軍都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大食軍在築起一道堤壩後,便再沒有騎兵前來補充,所有的敵兵都開始後撤了,而且連重型投石機也開始後退,他們似乎已經達到了目的。

許多唐軍疑惑地望著城下護城河那近三十丈寬的堤壩,它緊靠著上午鋪成的浮橋,一部分沒有釘死的浮橋已經河水沖掉,現在還剩下一座寬不到三十丈浮橋,浮橋就緊靠著堤壩,形成了一道寬約六十丈的通道。

這時,遠方忽然傳來怪異的號角聲,仿佛傳說中妖龍雪山上月圓之夜的尖嘯,唐軍擡頭向遠方望去,遠方一座小山一般的攻城槌開始緩緩地動了,它的移動仿佛使大地也為之痛苦呻吟。這是被大食人稱之為‘魔獸’的攻城槌,價值二百萬第納爾,它的價值可以養活五千呼羅珊軍一年,這種攻城槌整個大食有十部,這次碎葉戰役便動用了其中的五部,也由此可見拉希德對此戰是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