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碎葉風雲(四)(第2/3頁)

唐軍踏著塵土、冒著漫天的飛沙,伴著吆喝和詛咒,雜著皮鞭的劈啪聲和車軸的吱嘎向西挺進,聲勢浩大,有如海潮,不時可以看到官道兩旁躺著奄奄一息的牲口或牲口屍體,還偶爾有一輛輪子朝天的大車,有時一隊騎兵沖入這股人流,於是士兵們就不斷地叫喊、詛咒,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叫,一輛滿載糧草的大車就會滾下斜坡,車上的人也跟著滾下去。

前面,車輛的洪流中間,從沙州遠道而來士兵排成長長的隊列,踩著嗆人的塵土艱難地行進。人流中夾雜著運載刀槍、弓弩等輕武器的馬車,押運兵就趴在車蓬,不斷地有人跑出隊伍,鉆進灌木叢中,蹲下去。

再前面是騎兵的隊伍,不時還可以看見騎兵隊中夾雜著幾輛馬車,裏面坐的是文官和參軍事,一會走過一片有泉水的密林,騎兵紛紛下馬取水,一會兒又展開隊列,跨過白馬河,接著便有從龜茲而來的馬車滿載糧食、幹草和鐵蒺藜從兩邊湧入,偶然還有一小隊斥候騎兵搶到這個隊列的最前面。

與官道平行的二裏外便是赤河,數千從西域各國征來的民夫正艱難地拉著一隊大船,發出低沉地、有節奏地、震人心魄的號子,大船上裝載著糧食和各種重型守城器及火器,尚未組裝的巨型石砲、床弩、連環弩、霹靂車,船舷兩邊還擺著一排巨大的地聽,船上還有可怕的火藥彈、燃燒彈以及一桶桶的火藥和火油,都被重兵護衛著。

這支隊伍是遠道而來的沙州軍和肅州軍,約有一萬余人,並運送五十萬石糧食,兵馬使是中郎將郁重樓,他們的目的地是千裏外的疏勒,隊伍從沙州而來已走了整整十天。

此時已經八月上旬,大唐準備與大食的戰役已經進入了最緊要的關頭,大唐舉全國之力,集中了八百萬石糧食和不計其數的各種軍需物資,從各地征調了近十萬輛馬車,源源不斷地將這些物資送往西域,同時又從各地調集五萬府兵再次奔赴安西,這樣,整個安西地區的唐軍就達到了史無前例的二十五萬,大軍從伊吾(今哈密)就分兵兩路,一路奔赴疏勒,走金龍道北上碎葉,另一路走輪台,越過天山到弓月城,沿絲綢之路的北路進入大清池流域。

可就在唐軍大舉增援碎葉的同時,大食人已急不可耐,爭奪阿史不來城的戰爭率先打響了。

……

二十天前,唐軍攻占了碎葉北部的要塞阿史不來城,這件事傳到巴格達後,拉希德震怒異常,當即罷免了擅自調阿史不來城守軍南下的拔汗那總督,同時調準備前往拔汗那的五萬突厥奴隸軍中的兩萬人,直撲阿史不來城,一定要在九月碎葉會戰打響前拿下這座關系重大的城堡。

二萬大食軍從撒馬爾罕一路北行,經怛羅斯城折道向東,又行軍近八百裏,這一天終於抵達了阿史不來城。

阿史不來城的唐軍也已增至二千五百人,已經快達到三千駐兵的極限,城中的原突厥住民已被全部遷走,使阿史不來城成為了純粹的軍事堡壘,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部署,此刻的阿史不來城已被唐軍打造得如銅墻鐵壁一般。

五十部最新研制的巨型投石機被安置在城頭,另外還安裝了三百部床弩,這是對付敵人大型攻城機的利器,除此外,城內還有三十萬支弩箭和大量用於投擲的巨石,甚至還有數百只火藥彈和燃燒彈。

天黑後斥候傳來消息,大批敵人已經過了俱蘭城,正向阿史不來城逼近,他們攜帶有大量的攻城武器,軍容整齊,裝備精良。

俱蘭城在西方八十裏之外,是一座平原上的土城,主要給牧民和牛羊躲避暴風雪而建,十分簡陋,也無險可守,既然敵軍已經過了俱蘭城,就算攜帶攻城器行動緩慢,但離阿史不來城已經不遠了。

第二天黃昏,烏雲密布、朔風勁吹,施洋站在阿史不來城最高的眺望塔上,凝視著天邊翻滾的烏雲,他因奪取阿史不來城有功,已被王思雨破格升為都尉,率領二千五百唐軍鎮守阿史不來城,但誰也沒有想到,大食與大唐時隔五十年的又一次戰爭便是從他們這裏拉開了序幕。

在施洋的身旁站著果毅都尉賴金麟,這位從小便隨父親在商道上謀生的安西漢人對這一帶的地形異常熟悉,他計算了一下便道:“施將軍,如果敵軍是用戰馬拖拽攻城器,那他們每個時辰一般能走二十裏,加上中途的停歇時間,他們應該到了。”

“你說得沒錯,他們已經到了。”施洋面無表情地望著遠方,在天穹下,一條長長的黑線出現在了草原的盡頭。

“施將軍,我們該怎麽辦?”第一次經歷大仗的賴金麟開始緊張起來。

“還能怎麽辦。”施洋冷冷地下令道:“鳴鐘示警,命弟兄們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