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碎葉風雲(三)(第3/4頁)

隊伍慢慢進入了城洞,這是典型的大唐城池構造,城洞又長又深,光線昏黑,待施洋走出城門時,他身旁的突厥士兵已經不見了,他面無表情地將帶血的匕首收了起來,眯起眼打量著城中的情景,他們現在還在甕城之中,前方還有一個城門,四周是筆直的高墻,墻頭上站滿了手拿短矛的大食士兵,唐軍沒有慌張,他們都帶著寬大的帽子,從上面是看不見他們的臉,走進甕城城門,前方已經堵了許多城中的突厥人,他們笑容可掬、熱情似火,是聞訊趕來拉生意的店主。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大吼一聲,“你們誰是頭?”

只見一名大食軍官從城上沖下,站在台階上揚著他們的報稅書怒道:“你們是在扯謊,明明有三萬金幣的貨值,卻只報一萬五,你們是想逃稅嗎?”

施洋冷冷一笑,用漢語高聲道:“我就是頭!”

大食軍官一怔,循聲望去,卻猛地大吃一驚,他沒有看到人,卻看到了一具冷冰冰的鋼弩,以及一顆黑點由小變大,霎時便到眼前,一抹寒光乍現,‘是弩箭!’念頭只起了一半,他只覺雙眉間一陣劇痛,眼前一黑便什麽也不知道了。

大食軍官屍體從台階上摔落下來,一箭貫腦,甚至連慘叫聲也沒有,這就是動手的信號,三百名唐軍一聲呐喊,紛紛扯掉身上的長袍,露出裏面的一身盔甲,他們抽出腰間橫刀,仿佛劈波斬浪一般向兩旁的大食軍殺去,瞬間的變故使大食軍們驚呆了,一連被砍翻十幾人後,他們才反應過來,大聲叫罵著舉刀和唐軍拼鬥,城墻之上也喝罵聲不斷,一百余支短矛不分敵我地從城上投刺下來,十幾名唐軍和大食軍紛紛被刺中,慘叫聲四起,幾匹戰馬也被短矛刺中,在城中狂奔,一連撞翻了幾個突厥商人。

這時,一支短矛閃電般向施洋刺來,他一個翻滾,短矛擦身而過,直直地插在地上,尾杆顫動不止,施洋大怒,擡手便是一箭,城頭上一名大食士兵中箭落下,拖起長長的慘叫聲。

“大家不要慌,把盾牌和弩箭取出來,攻上城去。”

校尉的話提醒了眾人,眾人轉身從戰馬的袋子中取出圓盾和弩箭,立刻分兵兩路,一路人舉盾沖上城頭,而另一路士兵則向城頭放箭,唐軍弩箭開始發威,十幾個站在城頭外沿向下投擲短矛的大食士兵紛紛中箭跌下城來,進攻城頭兩百名的唐軍壓力頓減,一鼓作氣、沖上城頭,城上近三百名余大食軍也紛紛沖上來,與唐軍混戰在一起。

這時,遠方埋伏的唐軍已經得到了開戰的消息,在賴金麟的率領下向這邊疾速馳來,黃塵滾滾、蹄聲震天,唐軍的激蕩的馬蹄聲驚破了大食人的膽,城頭上的大食士兵拼命搖動滾輪,城門開始緩緩地合攏了。

施洋見形勢危急,他扔掉了鋼弩,接過一把弓,拉弓如滿月,一箭接著一箭,箭矢如流星趕月一般射向關門的大食軍,他一口氣射出了十三箭,箭箭無虛發,十三名大食軍橫屍一地,控制外城門的滾輪前空空蕩蕩,再無一名大食軍。

施洋索性就躲在城垛之後,借著城垛的掩護施放冷箭,他的箭法堪稱神技,每一箭射出便有一名大食軍慘叫著倒下,當七百余唐軍的援兵沖進外城門時,他已經將兩壺箭射完,六十名大食軍慘死當場,唐軍氣勢高漲,將大食軍殺得節節敗退,許多人見唐軍的後援已經進城,知道大勢已去,便迅速搖開另一邊的城門,倉惶跑走。

這一戰只用了一個時辰,六百名大食守軍除八十余人從另一邊逃跑外,其余全部被唐軍殲滅,阿史不來城正式易手,城頭插上了大唐的龍旗,在強勁的西風中獵獵飛揚,自此,大唐便從北面打開了進攻昭武九國的大門。

……

大治五年七月,唐軍在妖龍城也發動了最後的進攻,二萬名被圍困近一個月的葛邏祿軍惶惶不可終日,被唐軍一擊而潰,二萬葛邏祿軍或死或降,葉護多圖也死在亂軍之中,唐軍再次占領了妖龍城,將殘余的一千余名粟特人趕出了妖龍城,妖龍城、伊麗城、弓月城三座城池從此正式成為大唐控制伊麗河流域的三個據點,葛邏祿人的最後一塊土地也被唐軍占領,這樣就意味著大唐完成了西域戰略的第一步,北庭、安西、碎葉,三地終於連為一體,同時,隨著阿史不來城落入唐軍之手,唐軍在蔥嶺以西也形成了守中帶攻之勢。

八月,大食人開始了全面部署,以呼羅珊的兩支勁旅為核心主力,而部署在布哈拉和撒馬爾罕的五萬突厥奴隸軍為副翼,同時調征康國、史國、米國、何國、石國等國的近十萬地方軍為支援,近二十萬大軍開赴拔汗那。

一場聲勢浩大的碎葉戰役即將在九月拉開序幕,但飯前的開胃酒已經端上,八月十六日,一支兩萬人的突厥奴隸軍從怛邏斯開往阿史不來城,他們要奪回這座北方的堅堡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