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碎葉築城(第3/4頁)

或許是出於內疚,曹漢臣在填寫他履歷時,悄悄將他的年齡改成了十八歲,以便於他領導一百條大漢,不過這一點似乎有些多慮了,且不說施洋本身就是天生老相、心智成熟,更重要是安西軍隊的傳統向來是以軍功以本事來排資歷,對年齡卻不是很看重,施洋很快便以殺六十七名葛邏祿騎兵的驕人戰績贏得了手下士兵的尊重,再加上他神出鬼沒的槍法和白發百中的箭術,更是使手下對他佩服得五俯投地。

築城的工事已經開始了,所有的勞工都各自進入崗位,有的拌灰漿,有的拖拽大石、有的在鑿制方石,石料是從烏茲曼山取來,再用人工鑿成方石,在城墻的邊上,兩座用木頭搭制的高高吊塔負責將大石搬運上城頭,玄武城經過兩年的陸續修建,已經修建好了八成,城墻上已經在砌城垛,城樓搭好了架子,一條人工開鑿的護城河深三丈、寬四丈,昨天剛剛建好吊橋,但城門還沒有安裝,若整個城池完成,將可以容納五千士兵,成為大清池北面的堅固堡壘。

護城河上搭了幾座簡易木板橋,河水與連通大清池,由於大清池終年不凍,但護城河還是結了一層薄冰,但冰層不厚,不能在冰上行走,千余名搬運石頭的戰俘正來來往往,十分忙碌,這些戰俘都是當年安西戰役的被俘者,中間有吐火羅人、大食人、昭武人以及埃及人,原本有五萬余人,戰爭結束後一部分昭武人被釋放,剩下三萬多大食人、吐火羅人和埃及人,去年,大食哈裏發派特使到長安交涉戰俘一事,最後兩國達成了交換戰俘的協議,大食釋放了四千多尚在人世的怛羅斯之戰的唐軍戰俘,而大唐也釋放了一萬名大食人,但還有二萬多吐火羅人和埃及人大唐願意收贖金方式釋放,但大食卻不肯支付贖金,不再理會這些戰俘的死活,朝廷便決定將他們悉數發配到碎葉開采銀礦,服苦役五年後釋放。

施洋帶著二十幾名士兵正沿著護城河巡視,玄武城一共有五百駐軍,主要是監工數千名幹活的戰俘,並防止葛邏祿人遊哨的侵擾。

五百人分成五個隊,由一個姓方的校尉率領,今天方校尉率二百人押著千余名戰俘去烏茲曼山搬運石料去了,玄武城中還剩三百唐軍,由三名隊正各自負責一段城墻的修築。

施洋剛走到西北角,忽然城頭上傳來一陣喧嘩,城下一些人也扔下手中的活計,坐在地上大聲喊開來,施洋詫異地擡頭望去,只見城頭上一千多戰俘都停止了幹活,坐在城頭上仰天大喊。

施洋立刻回身命幾名士兵道:“去看看,究竟出了什麽事?”

三名士兵縱馬而去,過了片刻,三人又奔了回來,“隊正!”三騎飛奔上前,其中一人手中拎著一名戰俘,往施洋面前一扔,“這個塔塔木煽動戰俘們怠工。”

眼前這名鬧事的戰俘年紀約四十歲,名叫塔塔木,皮膚黝黑,並不是曬黑的那種,而是天生的黑,粗眉粗眼,典型的吐火羅人模樣,他是名吐羅火軍的高級將領,他的職責是配合唐軍管理戰俘,並不幹活,被俘四年來一直還算配合得不錯,到明年十月他們就將期滿釋放。

或許是即將被釋放,戰俘開始注意起自己的身體來,盡量多吃多睡,幹活也不是那麽賣力了,原來二萬人開銀礦人手本來就富裕,所以偷偷懶也看不出,但這次修建玄武城就不同了,由於時間緊迫,勞工也不多,唐軍為了加快進度,便將施工量分解到了每一天,幹不完活就不準吃飯睡覺,這一下,戰俘叫苦不叠,十幾天下來便開始鬧情緒,今天就是這個塔塔木煽動怠工,要求唐軍縮短幹活時間。

在銀礦呆了近四年,這個塔塔木早混成了老油條,他見這個唐軍軍官只是一個小小的隊正,而且很是年輕,心中不禁輕蔑地冷哼了一聲,往地上一趴,準備以語言不通來拒絕交流,等對方的高級將領來。

“把他拖去砍了,人頭示眾!”施洋根本就沒有和他談判的打算,手一揮便下令手下殺人,幾名士兵沖過來,抓住他的胳膊就向城頭那邊拖,塔塔木嚇了跳了起來,舉手大聲道:“好吧!好吧!我叫他們幹活就是。”

幾名士兵停下來,看著施洋,但施洋卻似乎什麽也沒聽到,厲聲喝道:“砍了他!”

一名士兵一刀便將他砍翻,殺豬般的慘叫聲響起,另一名士兵隨即一刀剁下了塔塔木的人頭,施洋冷冷地看著行刑結束,他一揮手令道:“去,將他的人頭拿去示眾,誰再敢鬧事,立斬!”

當塔塔木的人頭被挑在竹竿上高高示眾,一場因宣泄不滿而引發的小小工潮立刻平息下來,工地上又開始了緊張忙碌的勞作,施洋不再指定什麽戰俘軍官協助管理,而是發給每名唐軍士兵一根皮鞭,誰敢偷懶就狠狠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