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唐廷的決策(第2/4頁)

“安公公,崔閣老有大事求見陛下,現在已在宮外等候。”

“我這就去稟報皇上。”

裴瑩急忙輕輕掙脫丈夫的手,“崔閣老來了,臣妾就不打擾陛下。”

停了一下,她忽然又附在張煥的耳邊道:“去病,今晚到我那裏來好嗎?”

張煥點了點頭,“好,再過一會兒我就去。”

裴瑩抿嘴一笑,快步出去了,安忠順連忙閃到一旁給皇後讓路,等她走遠了才稟報:“陛下,崔閣老有大事求見。”

“朕知道了,請他進來吧!”

片刻,兩名侍衛擡著崔圓的坐輦進了禦書房,雖然時常有聯系,但張煥也是近一年沒有見到他本人了,他見崔圓骨瘦如柴,目光中的神采十分黯淡,已現油盡燈枯的跡象,張煥暗暗一嘆,崔圓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臣崔圓參見陛下!”

崔圓在坐輦向張煥拱手施禮謝道:“臣還要多謝陛下準元妃來探望老臣。”

“元妃的身體也不是太好,否則朕還會讓她在閣老身邊多住幾天。”提到崔寧,張煥心中便湧起一陣強烈的歉意,三年前兒子早夭對崔寧造成極深的傷害,她也險些憂病而亡,而自己國事繁重,根本就沒有精力去照顧她、安慰她,多虧平平日夜在她身邊照顧,才將她從死神手中搶回,一直到去年又生了一個女兒,她才慢慢從失子的悲痛中走出。

但這種內疚感只在一瞬間便消失了,現在是國事時間,他知道崔圓所來必有大事,極可能是涉及到大唐的西域戰略,他很想聽一聽這位四朝元老的意見。

崔圓也不多寒暄,他取出奏折遞給了張煥,“陛下,這是陛下給臣看的折子,臣已經將意見附在後面,請陛下過目。”

張煥接過折子便坐在翻閱起來,崔圓對回紇求親的意見和朝廷是一致的,而且他提到增兵北庭也和韓滉及元載的建議一致。

張煥看完,輕輕將奏折合上,道:“閣老的意見朕會仔細考慮,裴相國也提出在放寬糧食貿易的同時要嚴禁鐵、兵器、鹽等戰略物資流向回紇,和閣老的想法可謂不謀而合。”

崔圓的建議最終堅定張煥的決心,不能對回紇過分示好,一味示好非但不會讓它感激大唐的仁慈,反而會讓它感到大唐軟弱可欺,必須軟硬兼施,在借給它糧食以及同意聯姻的同時,也要用武力警告它,至少嫁去的大唐公主不會受到委屈。

崔圓見張煥同意自己的見解,他又笑道:“臣今天來是有另外一件大事,可以說是對付回紇的殺手鐧。”

“哦!”張煥一下子坐起,眼中露出強烈的興趣,葛邏祿人做大食的走狗並不可怕,大不了再關門痛打一頓,但回紇人就不同了,若他也成為大食的同盟者,他所具有的強大實力將成為大唐西進戰略極大的障礙,可如果能找到對付回紇的殺手鐧,就等於將一匹野馬套上籠頭。

“閣老請直言。”

“陛下,臣的長孫曜從西域返回的途中,在鹹陽縣無意中救了一對被回紇人追殺的兄妹,他們竟然是黠戛斯王的長子和女兒,奉命出使大唐……”

聰明人不須多說,崔圓只在關鍵地方一點撥,張煥便明白了一切,他快步走到地圖旁,一眼便看見了黠戛斯人控制的地方,在夷播海的北面、回紇國的西北角,而葛邏祿人則在回紇國的西南,本來黠戛斯人和葛邏祿人也是山水相連,但三年前葛邏祿人的一次南遷,使回紇人的勢力抵達了夷播海,便將黠戛斯人和葛邏祿人分割開了。

‘黠戛斯人’他喃喃地念了兩遍,他知道這是一個極為頑強的民族,反抗回紇人近百年,張煥慢慢地點了點頭,崔圓說得對,如果運用得當,這確實是對付回紇人的一把殺手鐧。

“他們兄妹現在在哪裏?”張煥回身會意一笑道:“不會就在宮外等著朕召見吧!”

崔圓有些尷尬地笑了笑,“陛下果然是明白人,不錯,他們兄妹二人現就在宮外等候陛下的召見。”

說到這,崔圓忽然遲疑一下,又吞吞吐吐道:“老臣的長孫也陪同他們在一起。”

張煥默默地望著這個老臣,他一定也知道自己來日不多了,便開始安排後事,他唯一所牽掛的就是自己的長孫,可他又擔心孫子考不中進士,在門蔭制已經取消的情況下,他只能利用自己的一點點余熱為孫子找一條出路了。

張煥明白他的一片苦心,便點了點頭道:“崔曜是元妃之侄,也就是朕的侄子,就宣他一起覲見吧!”

……

片刻,石慕華兄妹和崔曜一起被羽林軍引到了麟德殿,在進張煥的禦書房前,羽林軍對他們依次進行了最嚴格的搜身監察,連嘴都要張開檢查是否含有暗器,崔曜見羽林軍搜查得非常仔細,便回頭對古黛道:“你就不用進去了,就留在這裏,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