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筆筒案(四)(第2/4頁)

李涵呆住了,今天可是他執政事筆,皇上卻讓他休假,這是什麽意思?“杜中丞,究竟出了什麽事?”李涵心如火燎地問道。

杜梅不慌不忙地將手諭遞給他,“請李相國先確認手諭。”

李涵接過看了看,確實是皇上的親筆,後面還有他的私印,嚴格的說來,張煥的這封手諭沒有中書門下之印,李涵可以不執行,繼續去上朝、和元載交接執政事筆,但他知道皇上既然下了這道手諭,必然是有什麽大事發生了,他不敢大意,又向杜梅深施一禮,懇求地說道:“請杜中丞告訴我,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杜梅見左右無人,便上前向他低聲道:“這次職官考有人揭發了嚴重的舞弊案,令郎李宣也涉案其中。”

“宣兒!”李涵愣住了,“這怎麽可能?”

“是有人供出,陛下也不敢輕易下結論,所以請李相國親自詢問李宣,若情況屬實,還望李相國能大義滅親。”

“這……”李涵猶豫一下,他緩緩點頭道:“請轉告陛下,若李宣違法,臣絕不姑息。”

忽然,李涵猛地想起一事,不禁臉色大變,“糟了!”

杜梅見他臉色煞白,不由也急問道:“出了什麽事?”

“李宣昨夜一夜未歸。”

……

天剛剛亮,大批軍隊開進進入皇城封鎖了禮部,自禮部侍郎以下,所有的禮部官員都統統被請到禦史台面談,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朝野,職官考發生了重大舞弊案,涉及到了兩個相國,各種小道消息從四面八方湧來,有說禮部侍郎韋清畏罪自殺,有說禮部尚書盧杞遞交了辭呈,還有說工部尚書李涵涉案,已被秘密拘禁,在一片朝堂的混亂中,所有人都感到了一次吏治風暴即將來臨。

紫宸閣,一夜未眠的張煥正臉色陰沉地查看手中的一支筆,這就是這次舞弊案的證據,一支經過特殊改裝過的筆,筆尾可以擰開,裏面是中空筆筒,考試的答案便藏在這個筆筒裏,這樣的筆一共找出一百零二支,也就是說至少有一百人參加了這次舞弊。

李放之已經交代,他出了兩百兩黃金買這次職考通過,黃金是交給了李涵之子李宣,負責抄寫答案的三名禮部主事也同樣交代,他們各自收了李宣三百兩黃金的行賄。

現在的焦點人物就是李宣了,他是行賄和受賄的中間人,掌握著所有的信息,可是他偏偏失蹤了,他的失蹤也就意味著所有的線索都斷了。

“陛下,臣已經著令監察室下所有的特勤都出動了,包括李宣常去的酒肆、教坊、青樓等等地方,臣都已派人前去查訪,只要他還在長安就一定能找出來。”說話的是杜梅,他和顏九度正向皇上匯報案子最新的進展,旁邊還有韓滉和吏部侍郎胡庸參與旁聽。

張煥將手中案筆放下,背著手走了幾步,他忽然回頭問道:“李涵的府中有沒有徹底搜過?”

“回稟陛下,已經徹底搜過,甚至還發現了李涵府藏在假山中的一處密道,但是沒有李宣的一點蹤影,臣還打算搜查李宣母親的娘家。”

張煥搖了搖頭,“昨晚這件案子還沒有爆發出,他不可能刻意去躲藏,一般他的失蹤只會有兩種可能,要麽就是被人滅口,要麽就藏在自己家裏,如果自己家裏沒有,我以為被滅口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雖是這樣說,但張煥還是不甘心,他又命令杜梅道:“要加派人手進行全城搜查,不行就動用軍隊,生要見人,死也要見屍。”

“臣遵旨!”杜梅答應一聲便匆匆告辭而去。

張煥又問顏九度道:“禮部那邊有新進展嗎?”

一直沉默地顏九度嘆了一口氣,“陛下,韋清也涉案了,他已經承認他的家人在他不知曉的情況下收了李宣一千兩黃金,但他否認參與作弊。”

“那禮部其他人呢?”張煥按心中逐漸升騰的怒火問道。

“回稟陛下,除了韋清和三個主事外,其他人都不承認和此案有關。”

“這麽大的案子,怎麽可能只有侍郎和主事參與,都不肯承認,看來他們是認為朕太好欺了。”

張煥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他對韓滉及胡庸斷然令道:“禮部從侍郎到主事,一概革職查辦,此案移交大理寺,給我嚴刑逼供,朕就不相信撬不開他們的嘴!”

韓滉和胡庸對視一眼,兩人同時跪了下來,韓滉苦勸道:“陛下,貪贓枉法者固然可恨,但不可能整個禮部官員都涉案,一部如一國,若禮部官員都涉案,那豈不是說朝廷再無清白之人,陛下,這次職官考任務繁重,臣看見大多數禮部的官員都兢兢業業、不辭勞苦,陛下怎麽能不問青紅皂白一概打倒,這會傷了朝官們的心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