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朝廷內外(下)(第2/4頁)

張煥點了點頭,又命胡庸繼續宣布,胡庸輕輕咳嗽了一聲,接著念讀地方的機構改革:

“廢除天寶元年設立的郡治,恢復天寶元年前所設州治,各州刺史直接對朝廷負責,取消天下十道制,取消各道觀察使,改為監察使和宣撫使,不定期巡訪各州;取消上州中所設別駕之職……”

在隋以前,地方官府曾是州、郡、縣三級,但隋唐之後,郡一級就逐漸取消,直接設立州、縣兩級,這主要是為了縮減地方官員編制和加強中央朝廷對地方的控制,但天寶元年改州為郡,雖然級別上似乎不變,但實際上是突出了道的作用,有恢復道、州、縣三級的意圖,就像今天省、市、縣三級一樣,所以今天這次地方機構改革的重點就是取消道一級,將郡改成州,重新恢復了州、縣兩級制,以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制,而觀察使名義上是臨時制度,但實際上它就是道的長官,一般會長期任職,所以取消了道一級地方官府後,也就相應取消了觀察使,而改成臨時的監察使和宣撫使,這也是為加強對地方的監察和控制。

改郡為州、廢除天下十道,各朝廷官員都沒有多大意義,畢竟不涉及到各自的切身利益,但胡庸緊接著宣布的另一個機構的設立,卻似捅了馬蜂窩一樣,激起了大殿之上的一片嘩然。

“自開元後,土地兼並日趨嚴重,玄宗皇帝曾三次下旨嚴禁土地兼並,卻收效甚微,蓋因制度缺失的緣故,今由大亂轉治,天下無主之地已愈四百萬頃,均田之勢已成,為嚴控土地兼並,故朝廷特設土地田畝監,職同鹽鐵監,統一管理天下田畝,各州分設土地田畝司,控田畝、掌租庸,直接隸屬於朝廷田畝監。”

此令一出,立即引發了軒然大波,大殿上議論聲四起,這不僅是嚴控土地兼並那麽簡單,尤其中間的三個字:掌租庸,將是意義深遠。

這就意味著州一級官衙將不再直接管租稅實物,只是將各縣的租庸數據匯總上報,而租稅實物將由各縣直接交給設各州的土地田畝司,實行帳實分離,互相監督,一刀割斷了州縣之間的利益紐帶。

在一片議論聲中,胡庸提高了聲音大聲宣布道:“土地田畝監設監一人,由殿中監裴明遠擔任,其下再設少監二人為輔,破格提升兵部員外武元衡及駕部郎中牛僧孺二人擔任少監。”

……

朝堂之外。

就在朝廷舉行第一次新帝大朝的同一時刻,長安的通濟坊內也來了五個奇怪的人,所謂奇怪只是從普通百姓的眼中看來,這五個人個個身材魁梧,走路昂首挺胸,他們目光斜睨,帶著一種骨子裏的冷傲,五個人列隊疾行,所帶來的氣勢使坊門口擺攤的小販紛紛向兩邊躲閃。

這五人中最前面之人顯然是他們的首領,他年紀約三十歲,氣度沉著,表情嚴肅,他就是崔家在長安的情報頭子:崔連星,他受崔圓之令調查張府刺殺一案,張府遇刺一案官府沒有任何記錄,監察室的資料也已全部銷毀,崔圓給他的一些案件情報也是事後一些張府家人的口述,現場部分的情報也是崔寧說給崔雪竹的只言片語。

但就是這一點點可憐的情報,崔連星還是憑他嚴密的推理發現了一絲端倪,刺客能夠熟悉府中布防並且能逃離,事前一定是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而且可以肯定府中有他們的內應,按照常理推斷,刺客既布置得如此精心,那麽事後必會殺內應以滅口,所以,只要看張府事後失蹤之人便可找到這個內應,可是,事後張府並沒有一個人失蹤,也都經過了逐一調查,就這樣,崔連星的注意力便集中在那晚死去的人身上,那天晚上一共死了三個人,一對姐妹侍女,一個是乳娘,姐妹侍女據說是張煥當年從鳳翔奴隸市場買來,沒有親人,對崔寧一直忠心耿耿,而且從現場來看,她們舍命保護小主人,死後也身無余財,應該沒有做內應的動機。

最後,崔連星的目光投到了另一個死去的人身上,那就是李珪的乳娘,她是死在外間屋子,而且還抱李珪跑出去,反應也似乎太靈敏了一點,抱著一絲懷疑,崔連星昨晚連夜找到了給三名死者驗屍的仵作,從他的口中得知,乳娘一共中了五劍,前胸一劍致命,後背四劍,而死者是臉朝下,也就是說刺客唯恐她不死,又在她後背補了四劍,可當時孩子已經被侍女抱跑,在時機稍縱即逝之時,刺客不急去追趕,卻如此重視一個無關緊要的乳娘,生怕她不死,是為什麽?答案幾乎就呼之即出了。

既然發現了這個重要線索,崔連星就決定對她追根問底,乳娘最早是在崔府伺候崔寧,所以她的資料崔府中都能查到,乳娘姓陳,家在長安通濟坊,丈夫在墟市賣肉,家裏還有一對兒女,女兒去年已經出嫁,兒子十四歲、在學堂讀書,崔府的資料就是這麽多,剩下的就需要上門的查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