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淮風雲(一)(第2/3頁)

夥計匆匆去了,那中年人則背著手打量著墻上的字畫,嘴角始終掛著一絲淡然的笑容,他姓杜,其實他就是張煥心腹幕僚杜梅,目前暫任內務司副司正,這次是奉張煥之令前來廣陵執行特殊使命,目前從河北道南下的王思雨大軍已經抵達彭郡,而部署在浙東一帶的六萬藺九寒軍也從宣城開始向當塗方向挺進,戰爭的陰雲籠罩在淮南上空。

片刻,一名高高瘦瘦大胡子男人快步走進,他一眼便認出了杜梅,立刻半跪行一軍禮道:“卑職侯明,參見杜判官!”

杜梅回頭詫異地望著他道:“侯掌櫃認識我?”

“卑職原是都督親衛,不止一次見過杜判官。”

聽說對方曾是張煥的親衛,杜梅的臉色立刻變得溫和起來,他擺了擺手笑道:“侯掌櫃請坐!”

“卑職不敢。”候明立刻命人將門關好了,又親自給杜梅倒了一碗茶,這才垂手站立,準備隨時回答上司的問題。

杜梅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涼茶,沉吟一下便問道:“最近廣陵的官場可有什麽變化?”

“沒有,一切如舊,只是江都縣縣令前日請假回丹陽給父親奔喪,現在由縣丞代管政務。”

“刺史還是趙嚴嗎?”杜梅不緊不慢地又問道。

“是!趙刺史在民眾中威望很高,是個好官,從未聽說他有任何劣跡。”

杜梅點了點頭,將茶碗輕輕擱在桌上道:“李司正交給你的任務可有進展了?”

候明立刻取出厚厚一疊資料放在杜梅面前,“這是屬下用三個月時間收集的淮南、浙東、浙西各地的千頃以上大田莊的資料,以及各大官商的詳細情報,請杜判官過目。”

杜梅接過略略翻了一下,立刻交給一個隨從道:“用最快的速度給都督送去,不得有誤!”

“是!”隨從接過資料貼身放好了,行了一禮正要離開,侯明卻攔住了他急道:“這幾天楚家在各個路口、要津盤查往來路人,這樣出去太過危險,不如隨我們的貨船出去,今晚就走。”

杜梅想了想便道:“好吧!這情報事關重大,不可大意,就今天晚上隨貨船出廣陵。”

……

此刻,廣陵郡各地已是如臨大敵,楚家的十萬大軍已經全面部署,南面則以三萬水軍封鎖長江,防禦藺九寒的軍隊北上,而北方則部署了六萬大軍在鹽城、淮陰及臨淮一線,另外最精銳的一萬楚家老兵則駐守廣陵城防。

天氣雖然還不是很熱,但江都城內的氣氛已驟然緊張起來,隨處可見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巡邏士兵穿街走巷,盤查任何可疑的人和馬車,相比之下,百余名廣陵郡及江都縣的衙役們就顯得單薄得多,他們也會三三兩兩出現在街頭,但他們的存在卻毫無意義,整個江都城都已被軍隊所控制。

中午時分,楚行水頭戴紫金盔、身著細鎧甲,在五百侍衛軍的護衛下出現在江都最大的官方碼頭上,這裏也是整個江淮的物資總集散地,一片巨大的倉庫群一眼望不見邊際,占地足有千頃,倉庫裏堆滿了糧食、銅錢、食鹽、絹、布匹等漕運物資,由兩千楚家的淮南軍把守。

原本鎮守這座倉庫的士兵並不是楚家的軍隊,而是鹽鐵監的千名守衛,楚家、地方官府、鹽鐵監一直是廣陵的三大勢力,平時也互不幹涉,各行其事,但現在卻不同了,楚行水已經下令軍隊封鎖了停泊在長江邊的漕運船隊,並接管漕運司的所有倉庫,尤其這座江都城最大的倉庫,漕運將成為楚家最後一步棋,是與朝廷,確切說是與張煥進行談判的籌碼。

幾個月前,楚家和隴右軍還是最親密的盟友,一起圍剿崔慶功之亂,但只過了短短數月,楚家和張煥的矛盾便開始凸現,最早是在崔慶功滅亡後,張煥拒絕了楚行水要求將勢力擴張到淮北的請求,而是命李雙魚的軍隊占據了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同時也封存了洛陽的全部錢糧財富,使得楚家在付出參與平叛的代價後,卻沒有得到絲毫補償,怏怏返回淮南,隨即楚行水又要求藺九寒部離開浙西,但也同樣失敗了,藺九寒部非但沒有走,還接受了韓滉而地盤和兵力,將軍隊部署在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尤其是余杭郡駐紮了一萬精兵,這就仿佛是一把逼住楚家下腹的鋒利匕首,令楚家寢食難安,而在隨後的朝廷權力部署中又傳來消息,裴家和崔家又將重新被重用,而他楚行水僅僅是轉為戶部尚書,實際上他們楚家沒有拿到半點好處。

在張煥用各種手段刻意打壓下,楚家終於撕破了與張煥的同盟協議,堅決回絕了張煥關於楚家棄兵的要求,並不惜以武力對抗的方式來維護楚家的切身利益。

楚行水就是以武力對抗武力的積極倡導者,在他看來,其他各大世家棄兵都毫無意義,家族的內訌都已將本錢耗光,最後的棄兵實際上並沒有什麽損失,反而得到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