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步步連環(下)(第2/4頁)

……

“唉!好容易肅清中原,淮南又出事,我大唐何時才有安寧的一天?”

在議論紛紛中,一輛馬車駛出了丹鳳門,馬車裏是剛剛來上朝的崔寓,他聽說張煥竟是連夜離京,又想起昨天元載對自己的暗示,一顆心便焦躁起來,昨天晚上他特地去拜訪元載,想要揭開他白天對自己的暗示之秘,但無論他怎樣旁敲側擊,元載只是笑而不答,使他罩了一頭霧水,現在張煥又是連夜離京,他似乎悟到了什麽,可又看不真切,崔寓決定找自己的大哥參詳這其中的奧秘所在。

馬車一路疾馳,很快便駛進了宣陽坊,在崔府前緩緩停下,崔寓下了馬車,快步走進了崔府的大門,自從和張煥達成土地換軍隊的協議後,崔圓便再次成為崔家的實際領導者,雖然他不再擔任任何職務,但朝廷每天發生的大小事情都會有崔家人給他送來消息,同時,族中的大事也全部都要報與他決策。

這兩日朝中發生的事情他自然也是清清楚楚,大明宮關閉、楚家對抗朝廷、漕運危機、河北大捷等等事件都在第一時間內又專人及時通報給他,現在,他剛剛得到了張煥昨晚連夜離京的消息。

“二老爺來了。”門口忽然傳來侍衛的稟報聲。

話音剛落,崔寓便急匆匆地大步走進來,急切地道:“大哥,你可知道張煥昨晚已連夜出京。”

崔圓笑了,他似乎知道崔寓會來,便揚了揚手中的快報笑道:“我也是剛剛知曉。”

“那大哥認為這其中可有什麽問題?”崔寓遲疑一下問道。

“問題?你們昨天開會時,他不是說王思雨的大軍已經南下,他要親自去淮南解決嗎?既然已經說過了,那又會有什麽問題?只不過他改成連夜出發,或許是感覺到事態有些嚴重罷了。”

崔圓輕描淡寫的回答讓崔寓並不能滿意接受,從表面上看確實也沒有什麽異常的地方,淮南事急,張煥便連夜出京,一切都順理成章,但崔寓卻總覺得這其中似乎藏有什麽不可告人之事,他忽然想起一事,急道:“昨天我說由我來出使淮南,讓張煥坐鎮京師,以我與楚行水二十年交情以及他長期在京為官,我想應該能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但張煥卻一意孤行,就在我再勸時,元載卻給了我一個暗示,示意我不要勸阻張煥南行,弟資質愚鈍,沒有能想清這其中的緣故,望大哥給我指點。”

“你應該想得到這是為什麽?”崔圓仍然輕描淡寫地說道:“自古上位者登基有留在京城的嗎?不管他再怎樣急切,怎樣再有登基的優勢,但最後一步都要表現出一種姿態:他的登基是迫不得已,是被臣子所迫,三番五次相請才無奈登上皇位,留在京中他怎麽會有這種機會呢?”

崔寓恍然大悟,他雖然不如崔圓那般老謀深算,但也為官多年,有足夠的政治經驗,只要點破那層紙,後面的情形也就迎刃而解,張煥回京已近一個月,太後黨人他始終沒有清算,這樣看來,他就是要留下他們作為他登頂的階梯。

既想通這一點,崔寓的心立刻燥熱起來,在這關鍵時候,可遇而不可求的擁立之功他怎麽能輕易放過,他立刻迫不及待地問道:“那我們該做些什麽?”

“你急什麽?”

崔圓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滿崔寓的急躁,張煥既然敢在這關鍵時候離京,他豈會沒有布置?而且想要登基,沒有他崔家的支持怎麽行,政治如舞台,被埋沒在後台不行,可搶別人的戲也不行,關鍵是要知道自己該在其中扮演一個什麽角色,想到這,崔圓輕輕哼了一聲道:“現在我們什麽也不要做,只管冷眼旁觀,等著替他收拾殘局。”

雖然是這樣想,但崔圓的心中對崔家將扮演一個什麽角色也有一絲困惑,只看這一次,便可知道崔家和裴家在張煥的心裏將是孰重孰輕。

……

裴佑今天也沒有準時上朝,卯時三刻,當上朝的最後一陣鐘響後,他才不緊不慢地從府中出來,登上馬車,向親仁坊而去,和其兄裴俊相比,裴佑的權謀運用顯得有那麽一絲滯澀,他不象崔圓那般能準確把握張煥的心理,雖然崔圓也放棄了軍隊,但卻為崔家贏得了最大的利益。

河北道之戰結束,張煥名利雙收,而他裴家不但失去了軍隊,也失去了絕大部分莊園,他們裴家曾經擁有數十萬頃土地,現在只剩下鄴郡附近的三個田莊僅一萬頃土地。

不僅是軍隊和土地,裴佑對裴家內部的控制也不象裴俊那樣能說一不二,最典型之事就是他無法平息裴家的家主之爭,他現在只是代家主,並再三在族中聲明他不會因此強占家主之位,就算是這樣,依然有很多同輩族人不買他的帳,比如現任中書侍郎裴伽就是他最大的反對者,現在裴家局勢平靜只是因為裴瑩居中調停而暫時擱置了爭議罷了,一旦裴明遠歸國,此事必將再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