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舊愛新歡(第2/4頁)

李泌聽了這一席話,不由呆呆地望著張煥,他沒有想到張煥竟有如此遠見的想法,千百年來,歷代統治者無不千方百計在民眾控制在土地上,所謂中興也只是在極端尖銳的矛盾中做一些讓步,緩和民眾的怨氣,象張煥這樣替底層民眾的利益著想的統治者,卻是他所知曉的第一個帝王,大唐有如此雄才大略的君主,何愁盛世不再出現,李泌想到了李隆基殫精竭慮削弱相權,最後卻養虎為患,引發了安史之亂,大唐因此由盛轉衰;想到李亨寡恩刻薄、輕信宦官,視民如早芥;想到李豫雄心勃勃、卻優柔寡斷,以至於英年早逝,一幕幕,數十年的歲月煙塵從他眼前浮過,李泌心中一陣激動,他‘撲通!’跪倒在地,情緒激昂道:“臣願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相國快快請起!”

張煥連忙將他扶起,笑了笑道:“現在我還是右相監國,叫我陛下我可擔當不起啊。”

說著,他讓李泌坐下,自己又喝了一口茶,穩定一下情緒方徐徐道:“再說說紙錢之事,我覺得其中有很多漏洞,搞不好會成為極大危害民眾之事,但一時又說不清緣故所在,望先生點醒於我。”

李泌也喝了一口茶潤潤喉嚨,讓自己平靜下來,他細細地想了想便道:“都督把紙錢看作是大錢便明白了其中的奧妙,一文當五十文,這其實是變相剝奪民眾的財富,肅宗帝時曾鑄造過大錢乾元重寶,用一當五十,以二十二斤成貫,這也是當時財政危機時不得已的手段,結果民眾根本就不買帳,崔圓執政時也試圖推行過官辦飛票,結果也不被商人接受,說到底還是朝廷的信用問題,現在國庫空虛,民力困乏,推行紙錢只能是奪民之財,所以我建議暫時不要考慮紙錢之事,倒是要想法設法擴大銅和金銀的產量,允許金銀在民間流通,鼓勵櫃坊發展規模,讓民間自己去想辦法解決銅錢使用不便的問題,作為朝廷只須把握住收支平衡、完善法度,日久天長,物品繁盛了,國庫充盈了,發行紙錢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李泌輔佐大唐皇朝數十年,素有布衣相國之稱,對帝王之心已把握得十分透徹,帝王行事很多時候是隨心所欲,全靠一股子熱情,有時明知錯了也不肯認賬,所以對待他們的熱情,關鍵是要疏而不是堵,也就是對他們的提議先要加以鼓勵,然後再慢慢引導到正確方向,就像張煥對待紙錢的熱情,他雖然能奪位天下,但畢竟沒有做過相國,不知道大錢的危害,但他肯接受新事物,有開拓進取之心,這卻是好事,所以李泌並不立即跳起來一棒子打去,而是慢慢地引導,讓他知道在朝廷困乏時發紙錢的後果。

張煥也心知肚明,他笑了笑,紙錢之事便暫時放在一邊。

……

勞累了一天,張煥感覺頭似乎都腫大了幾分,太陽穴一陣陣地脹痛,他見夜色已深,便擱下筆輕輕揉了揉太陽穴,又挺直身子伸展了一下疲乏的腰背,這才站起身對親兵道:“今天就到此,你們收拾一下吧!”

幾名親兵應了一聲,手腳麻利地替張煥將一些重要文書送進內室鎖好,又滅了香爐,掐掉油燈,護送著他向內院走去。

張煥的府邸占地百頃,十分龐大,共分為前宅、後院、客房、軍營四大部分,客房主要是給他的幕僚,諸如李泌等人所住,而軍營則是每天執勤的五百親兵駐地,除了守宅內的五百士兵外,在他府外還有一個更大的軍營,有駐軍三千人,嚴密地保護著張煥及他家人的安全,尤其是他現在非君非臣的身份,實際上已經是大唐的最高統治者,守衛得更是森嚴。

他的書房離內院不遠,走數十步便到內院門邊,這裏守衛著一百多名衛兵,個個身披鎧甲、腰挎橫刀、後背弓箭,他們目光冷峻地注視著周圍的情況,不放過任何一絲疑點,眾人見都督過來,立刻挺直了身子以示敬意。

走進內院,則仿佛走進了綠色的世界,樹木蔥郁、枝繁葉茂,一簇簇名貴的花木成片開放,在濃綠的樹林中隱藏著重重疊疊的亭台樓閣,既有雄渾大氣的飛檐鬥梁,又有精巧雅致的雕梁畫棟,在後花園裏更有湖光水色、水中長廊,令人恍若置身仙境一般。

進了內院,幾名親兵便不再跟隨,幾名候在門內的侍女挑著燈籠引導著張煥在一條礫石小徑上行走,張煥嫌侍女走得太慢,便超過她們,大步向內院走去,剛過一道月門,忽然一道黑影從月門快速走出,與張煥撞了滿懷,對方身體柔軟,顯然是個女子,張煥本能要扶住對方,不料觸手竟是兩團飽滿而圓潤的活兔,嚇得他手一縮,而對方也是一聲‘啊!’地驚叫,隨即後退幾步,拔出了明晃晃的長劍,厲聲喝道:“你是什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