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2/2頁)

賀婁無忌鄭重地點了點頭,“請都督放心,我會堅決按都督的指令行事。”

……

次日一早,隴右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賀婁無忌率領十萬軍向延安郡進發,另一路則由張煥率領,是他最精銳的八萬安西軍,向河津進發。

此時,戰爭的陰雲籠罩在關中至洛陽一線,裴俊已命潼關大帥李抱真率五萬千牛衛扼守陜郡,防止崔慶功急攻長安。

在澠池以西的官道上擠滿了逃難的數十萬民眾,一萬多軍隊護衛著近千戶洛陽及其周邊郡縣官員和他們的家眷正緩緩向長安撤退。

天空下著蒙蒙細雨,道路泥濘不堪,一路之上,隨處可見一群群驚惶不安的難民,他們扶老攜幼,倉惶而艱難向西逃命,時不時有馬車傾翻堵塞道路,頓時咒罵聲、哭喊聲響成一片,但幸運的是崔慶功並沒有銜尾追趕,一個令人心安消息迅速在難民中傳播,隴右軍已經出兵平亂,崔慶功不敢進攻長安。

……

東都洛陽,自隋唐以來就是西京長安的犄角,中原第一大城,人口百萬,它北靠黃河、西鄰關中、南接荊楚、東扼中原,故在軍事地理中被成為中原圖大之勢,欲取天下者,必先得洛陽為基業,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便是在奪下洛陽後稱帝。

崔慶功在滅了韋德慶並擊潰河東軍後,兵力迅速膨脹,已達三十萬之眾,幾乎占領了河南道全境,與此同時,他的野心也隨即膨脹起來,不再滿足於一個地方軍閥,在謀士的勸說下,他的兵鋒直指洛陽,並向唐廷開出無法接受的天價以換取不占洛陽,但這只是一個借口,所開條件剛剛送出,他便親率二十萬大軍急不可耐地向洛陽進攻。

此刻的洛陽的守軍僅不到二萬人,並且數十年不見刀兵,為保東都百萬人生命安全,東都留守楊元嗣在得知裴家五萬援軍在河內被擊敗後,便開城門投降了崔慶功,正月二十三日,崔慶功大軍列隊從上東門進入了東都洛陽。

洛陽在武則天時代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曾取代長安成為大唐的政治中心,為此,洛陽也修建了巍峨的宮殿群,同樣仿照長安分為皇城和宮城兩部分,在安史之亂中,洛陽的宮城遭到了嚴重破壞,圓壁城、上陽宮和皇城大部皆被焚毀,只有保留了凝碧馳附近的一片宮殿,安史之亂後君權旁落,洛陽宮城也沒有進行重新修建,只是清理廢墟,將洛陽宮城縮小為原來的一半,盡管如此,金碧輝煌的宮殿群還是激起了崔慶功無限的遐想。

由於崔慶功大軍在攻下滎陽後得到了朝廷準備救濟河南災民的百萬石糧食,又在攻下偃師後得到河東軍的數十萬軍糧,使得他的軍糧危機得到了緩解,崔慶功便在進占洛陽後聽從了謀士‘取洛陽為帝業’的勸說,放棄了原本大規模洗劫城池的計劃。

盡管如此,因崔慶功軍紀不整,城中又駐紮了十萬大軍,軍民混居,使得小規模的搶劫商鋪、奸淫婦女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令崔慶功頭疼不已,為此,他下令將洛水以北、靠近宮城的道政、道光、清化、立德、承福等五坊民眾悉數趕到洛水以南,並將此五坊劃為軍事禁區,十萬大軍駐紮其中,‘靠近者格殺無論’,並封朱滔為東都尹,替他維持洛陽城中秩序。

崔慶功本人則住在宮殿之中,宮中原本就有兩百余名宮女、宦官,他嫌人數太少,又命人在洛陽及周邊地區采辦八百名秀女入宮,並冊立了數十名嬪妃,除了沒有正式稱帝外,一切用度、奢華皆和帝王無異。

占領洛陽後,崔慶功確實不敢再繼續向西進攻,一方面他的戰線拉得太長,又沒有事先進行準備,所以他急需回頭鞏固戰果,另一方面,他也深知隴右軍的厲害,在這種情況下,張煥極可能會出兵洛陽,只有擊敗張煥,大唐才會真的成為他囊中之物。

這一天,他忽然接到緊急軍報,約一萬隴右軍前鋒已出現在龍門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