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各施手段(第2/3頁)

“他們是你的什麽親戚?家境怎樣?”韋管家不露聲色地問道。

“他們兄妹是我舅舅家的孩子,原是成都的殷實人家,蜀中鬧朱泚之亂,我舅舅和舅母不幸遇難,他們兄妹便逃到長安,雖然手中還有點底,但人總得尋個前途吧!他們知道老爺風光,便想進府裏謀個差事,將來老爺得道,他們也想跟著升天,所以就來求我幫幫忙。”

韋管家‘哦!’一聲,便直接向骨子裏問道:“你說他們還有點底,這個底究竟有多厚?”

手下進左右無熟人,便附耳在管家耳邊道:“他們願出三十貫買兩個差事,若安排的好,再多點也無妨。”

韋管家得意地笑了,眼睛裏閃過了一絲貪婪的神色,兩人走進小酒肆,下人直接帶著他進了一間小小的雅室。

雅室裏已經收拾了一桌酒菜,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坐在酒桌旁,男的年紀約二十歲出頭,長得膀大腰圓、十分魁梧,而女的小一點,約十六七歲,皮膚白凈,稍有幾分姿色,嘴角長有一顆紅痣。

他們見韋管家進屋,連忙站了起來,男的上前拱手施禮道:“楊雄參見韋大管家。”

他身後的女子也上前輕施一禮,嬌聲嬌氣道:“小女子楊萍,給大管家施禮。”

韋管家用專業眼光迅速打量他們一眼,男的孔武有力,可做保鏢護院;女的嘛!長相還可以,尤其眉眼間有些妖治,先到內院小廚房幫傭,將來說不定還能成為哪個老爺的侍妾。

當然,這話不能說出來,他也不屑眼前的酒菜,便開門見山道:“聽我的弟兄說,你們想進韋府謀事,是吧!”

那個叫楊雄的男子取出一塊黃澄澄的金子往韋管家手中一塞,陪笑道:“我們能不能進韋府,就是韋管家的一句話。”

韋管家悄悄掂了掂,手中的金子足有三兩多重,按照黑市價,這塊金子至少要值五十貫錢,他不由心花怒放,但臉上卻依然板著面孔道:“我們韋府可不是那麽好進的,尤其是你們這種非奴身份,首先需要有人介紹,以證明身世清白、來源可靠,其次我還要替你們打點具體管事之人,你們這點錢說不定還不夠,這樣吧!我先替你們收著,不夠再說,你們看如何?”

“一切由韋管家做主!”

留下了活絡的話,韋管家的臉上終於出現一絲笑容,他又對自己的手下道:“好吧!趁我今天當值,你下午晚些時候便帶他們來找我,我會給他們安排個不錯的差事。”

說罷,他又瞥那女子一眼,轉身走了,他手下給兩兄妹施了個眼色,也迅速跟了出去,兩人剛走沒多久,隔壁雅室立刻走出幾人,一閃身便進了楊家兄妹所在的房間。

為首之人正是朱滔,他見事情已辦成,便對楊氏兄妹道:“時間緊迫,你們必須在三天內給我完成任務!”

“遵令!”楊氏兄妹一躬身,眼睛閃過一道凜冽的殺機。

……

就在長安及大唐各地開始準備過新年時,中原的戰事也出現了一絲緩和的勢態,兩軍對峙了約半個月,在此期間,崔慶功和韋德慶進行了一些零星的戰役,各有勝負,但戰役是在韋德慶的地盤裏進行,崔慶功人數又占上風,所以整個形勢對崔慶功有利。

就在崔慶功大軍直逼陳留之時,忽然傳來了朝廷封馬大維為譙國公的消息,加上馬大維私占譙縣糧食,生性多疑的崔慶功立刻停止進攻,並主動退兵百裏,以觀察馬大維的動靜。

很快,同樣得到消息的馬大維立刻派心腹密告崔慶功,這是朝廷的離間之計,若自己真和朝廷有勾結,他們絕不會在此時封官,等自己陣前倒戈豈不是更有效?在解釋的同時,馬大維又派人給崔慶功送來了十萬石糧食,以表示自己的誠意,不久,朱滔也派人送來急件,也勸崔慶功不要中了朝廷的離間之計。

盡管崔慶功最後也相信這是朝廷的離間之計,但他始終不是很放心,便命馬大維率本部駐防彭郡,盡量離他遠一些,在馬大維向東駐防後,崔慶功的大軍再一次向北推進到雍丘,此時是十二月二十九日,離新年還有兩天。

黃昏時分,在離雍丘約十裏的官道上,韋德慶在千名親兵的護衛下沿著官道急速向北奔馳,官道兩旁擠滿了逃離家園的難民,他們扶老攜幼、艱難地向北而行,有的用籮筐挑著年邁的父母,有的用獨輪車推著年幼的兒女,每個人臉上都布滿了饑色和絕望,一路上哀哭聲不斷,草叢裏隨處可見倒斃之人。

看到這些淒慘的情景,韋德慶心中不由暗暗嘆了一口氣,依他的本意,他並不想挑起這場讓百姓生靈塗炭的戰役,但太後連下兩道密旨,家主也一次又一次相逼,甚至將韋清派到陳留當刺史,明顯是用來監視他,在強大的壓力下,他不得不引發了這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