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細微變化(第2/3頁)

張煥真真假假的話惹得眾人哈哈大笑,裴俊指著張煥對眾人連連嘆氣道:“你們聽聽這家夥的酒話,別人不了解我和他的關系,還以為我欠了他多大的人情,當年他娶我女兒,可連一文錢的財禮都沒出。”

“相國不也是一文錢的陪嫁也沒有出麽?”

一直沉默不言的盧杞走上前,對二人微微一笑道:“我來做個中間調停人如何?”

裴俊見是他開口,不由一怔,張煥的話是真真假假,他裴俊的話也是假假真真,不想出錢犒賞三軍固然是一方面,但他更想看一看張煥在拿下安西後,對朝廷的態度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而張煥也想知道裴俊對自己會有多大的讓步,兩人便用犒軍來試探對方。

打下安西、北庭,名義上是恢復大唐江山,但實際上是張煥勢力的繼續擴張,無論是控制的地盤還是軍隊人數,張煥均一舉超過了裴俊,所欠缺的只是朝中的實力及政治影響力,對此,裴俊怎麽可能一笑置之。

所以,裴俊一直便在觀察眾人對張煥態度的細微變化,如果是楚行水來做這個調停人,他不奇怪,可現在居然是他心腹盧杞跳出來,而且事先沒有跟他有過任何商量,這一霎那,他眼中閃過了一絲警惕,但嘴上仍然笑呵呵道:“由我們的財神爺來調停,那是最好不過。”

盧杞似乎沒有感覺到裴俊的警惕,他嘆了一口氣對張煥道:“收復安西、北庭是舉國歡慶的大事,若不給將士一定獎勵,於情於理是說不過去,這個責任朝廷義不容辭,不過相國說的也是實話,朝廷確實拿不出這筆犒賞之錢,雖然漕運走襄陽送來了一些錢米,但今年諸多地方遭了大災,用錢的地方很多,上月為先帝修陵又耗費了不少錢糧,朝廷財政實在是入不敷出,所以這筆錢還是隴右先墊出來,朝廷可以在別的方面給隴右一點補償。”

說到這,盧杞又向裴俊微微一欠身,“右相以為卑職所提的建議如何?”

從表面上看,盧杞是在為裴俊說話,但實際上則不然,張煥的軍隊奪下安西、北庭,也只是名義上歸屬大唐,所以朝廷也給一些名義上的封賞,譬如官職爵位等等,這才是等價原則,這筆犒賞錢裴俊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出,只是嘴上說說罷了,他盧杞也不會不知道這一點,偏偏他卻站出來調停,說什麽從別的方面給隴右補償,深想一步,盧杞其實是在替張煥幫腔。

裴俊當然也心知肚明,他心中極為不悅,卻又一時找不到話來反駁盧杞看似光面堂皇的折中方案,便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隨即笑容盡去,目光清冷地注視著張煥道:“不知張尚書想要哪一方面的補償?”

“聽到相國兇巴巴的口氣,我還哪裏還敢要補償?”張煥打了一個哈哈,先緩和一下氣氛,但他的話鋒隨即一變,淡淡一笑道:“如果朝廷實在拿不出錢來,我也只好砸鍋賣鐵先墊上,至於補償,我自會向內閣提出。”

……

城門口一個原本簡單的歡迎儀式在當局者有心與無意之間,被搞得復雜化了,足足耗去了近二個時辰,當裴俊率眾人離去,張煥開始正式進城時,天色已變得昏黃。

李定方向駐防明德門的士兵交了兵部的準行令,三千余人的隊伍開始浩浩蕩蕩進城,此時朱雀大街上還有不少行人,眾人先是驚慌地躲向兩邊,漸漸地有人認出了這支軍隊,征西大軍返回的消息頓時象長了翅膀一般傳遍了整條大街,並以朱雀為中軸線,迅速向兩邊的街坊傳遞。

百姓們懼意已去,蜂湧上前,在朱雀大街兩旁夾道歡呼,越來越多的民眾扶老攜幼,自發地從各坊趕來歡迎張煥大軍,歡呼聲、掌聲、喝彩聲,一陣接著一陣,一浪高過一浪,百姓們用他們的熱情和笑臉,向這支為了大唐榮譽而戰的軍隊表達他們最質樸的敬意,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更是回憶起開元時大唐的強盛,他們激動得熱淚盈眶,在家人的攙扶下顫巍巍地向這支軍隊跪了下來。

隨著數千參加科舉士子的加入,朱雀大街上的氣氛變得愈加熱烈,隊伍秩序井然,列隊在街上緩緩行駛,無數的孩子跟著他們奔跑,快活地大聲叫嚷,張煥則在親兵最嚴密的護衛下,頻頻向兩邊的百姓招手致意,臉上充滿了感激之色,他所過之地,歡呼聲儼如暴雨一般,頓時響成了一片。

裴瑩坐在馬車裏,透過車簾注視著街上的盛況,她用心體會著百姓們真誠的歡呼,一種自豪的喜悅從心底由衷而生,她為丈夫而感到驕傲。

“娘,我師傅說安西與長安相隔萬裏,除了能發揮絲綢古道的作用,其實也並無其他長處,孩兒就不明白,為何這些百姓卻如此激動,難道他們都想去西方貿易嗎?”張煥七歲的長子張琪不明所以,仰起小臉詫異地問母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