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2/2頁)

張煥原想是暗示阿古什,可無心插柳柳卻成蔭,翻譯直白的意思一下刺痛了阿古什敏感的心,他臉色大變,騰地站起來,冷冷道:“張將軍,我們大食的將軍是絕對服從哈裏發的命令,請你不要妄加猜測。”

說完,他挺直了腰,驕傲地向帳外大步走去,翻譯結結巴巴地將他意思表達出來,張煥望著他的背影,微微一笑,輕輕地搖了搖頭。

當天晚上,阿古什便在十幾名隨從的護衛下離開了唐營,返回疏勒。

唐軍繼續西行,最後在距離疏勒約兩百裏的一個小鎮駐紮下來,等待著戰機的到來,張煥隨即又派曹漢臣為巡遊將軍,率三千輕騎去探察大食軍南歸的道路。

此時已經九月中旬的深秋時節,太陽黯淡了,自然界萎謝了,金黃的顏色正慢慢褪去,在寒冷的早晚霜凍之下,大地一片蕭瑟,不時有一只黑鳥掠過頭頂,刺耳地嘎嘎叫著,似乎在告訴人們,冬天就要到了。

從春天出征,近二十萬唐軍在安西度過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隨著年關將至,思鄉之情開始在將士們心中萌生,九月二十日,宣仁七年的第一場初雪悄然覆蓋了安西大地。

這天早晨,四野白茫茫的一片,萬裏無雲,積雪被腳踩得嘎吱響,枝頭掛起了粉紅的霜花,一隊唐軍騎兵從遠方而來,護送著後勤輜重隊抵達了唐軍大營,行軍司馬郭士奇帶來了數萬石糧食,這是很正常的糧草運送,但這一次後勤運送,卻又有和往常的不同之處。

裴明遠再一次從隴右而來,不僅帶來了將士們的家信,以及大量的冬衣,他還帶來了朝廷劇變的消息,一個月前,皇帝李邈已駕崩,追廟號為憫宗,崔小芙在裴俊的支持下立李勉之孫李延為新帝,改年號為永安,現在是永安元年。

大帳之內,張煥臉色嚴峻,他背著手來回地踱步,這件事來得很突然,不過,他也明白這是崔小芙下的手,趕在安西戰役結束前再立新君,以便她重新開始執政,新君才兩歲,也就是說她還要垂簾聽政十六年,張煥冷冷一笑,她打的如意算盤確實不錯,趕在自己回去之前讓生米做成熟飯,他不由哼了一聲,又問道:“裴相國可有派人來隴右?”

站在一旁的是他的幾名心腹大將,而從中原趕來之人除了裴明遠外,還有另外一人是從長安而來,他便是門下省左拾遺李須賀,也就是那個向往繁華大唐而不肯歸國的日本留學生。

他是以回日本探親為名私自前來安西,他帶來了元載的一封信和大量關於皇帝駕崩的內幕消息。

見張煥發問,裴明遠立刻躬身答道:“回稟都督,在皇上病重期間,裴相國曾派盧侍郎來隴右商議立新君一事,我們五人以事關重大為由,沒有表態,同時已下令各地駐軍戒備,以隨時待命。”

張煥點了點頭,“你們做得很好!”

他慢慢走帳門,望著帳外灰蒙蒙的天空,不由輕輕嘆了一口氣,“打完這一仗,就該是回去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