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安西戰略(十)(第2/3頁)

張煥仰天大笑,他的笑聲忽然一收,隨即冷冷道:“你們搶了強盜的贓物,東西就是你們的嗎?很好!疏勒自古就是我們大唐安西四鎮中的一鎮,現在主人回來要東西了,你們是給還是不給?”

“這個……”阿古什語塞了,他對安西的歷史並不了解,即使就是了解,他也不會理睬,在他們看來,任何東西本無主,只要搶到了,就是自己的,否則波斯人問他們要巴格達、伍麥葉人問他們要耶路撒冷,他又會給嗎?

問題是他本人現在還是人家的俘虜,任人宰割,他可不想逞一時口舌之快,惹惱了唐軍主帥,還是保命要緊。

他眼珠一轉,便無比誠懇地說道:“我們從來不知道疏勒會是大唐的領土,如果知道,我們就不會從吐火羅遠道而來,我們是為了懲罰吐蕃人侵犯吐火羅而東來,如果張將軍願意放我回去,我一定會說服阿羅斯將軍,讓他退出疏勒。”

張煥瞥了他一眼,不由淡淡一笑道:“我們東方人的規矩向來是先給東西,後付錢,阿古什殿下可寫一封信,只要他肯退出疏勒,那我就放你回去。”

翻譯說得很到位,阿古什忽然聽出了張煥話中的語病,他便抓住話語中的漏洞問道:“只要離開疏勒,無論去哪裏都可以嗎?”

“是,只要離開疏勒,去哪裏都行!只要他肯離開疏勒,我決不食言。”張煥毫不猶豫地答道。

……

阿古什已經帶下去了,他寫了一封信,命大食軍主帥阿羅斯暫時撤離疏勒,去占領別的城池,張煥隨即命一名商人去替他送信。

夜已經很深了,張煥還在研究沙盤上的地形,從龜茲往西由於唐軍斥候來得較少,故而沙盤也做得比較簡單,只標出了一條主要的路段,也就是沿著赤河附近的一片,而北面大片地方都做成了連綿的群山,連曹漢臣和魯陽都不是很熟悉。

但是京娘給他講過,她去碎葉時並沒有走疏勒,當時張煥沒有留意,現在想起來才意識這個情報的重要,自己是在龜茲遇到她,也就是說,其實還有一條路可以到碎葉。

可惜京娘已經回長安了,否則她倒是個很好的向導,這時,旁邊的親兵校尉關英見主公望著沙盤上一大片空白地方發怔,便忍不住多嘴道:“都督為何不問問大食商人?”

一句話提醒了張煥,今天那個大食翻譯精通漢語,他必定已經多次往返,應該知道路程才對,他立刻命親兵去將他請來。

大食商人叫做阿明,今年已五十五歲,他從少年時起便隨父親往來於巴格達與長安之間,對絲綢之路上的一草一木無不爛熟於胸,但吐蕃占領安西後便中斷了東西方陸路貿易,他便改走水路到廣州,或者從回紇轉道長安,這次他聽說唐軍要收復安西,便帶著一些貨物來試試運氣,正好在蔚頭城遇到了唐軍,被請來做翻譯。

他進帳向張煥深施一禮道:“參見尊貴的張尚書!”

張煥點點頭笑道:“我聽說你對絲綢之路十分了解,有件事情想請教你。”

阿明知道張煥在大唐的地位,若能和他搭上關系,將來自己和兒子們都會得到極大的實惠,他不敢怠慢,連忙應道:“張尚書請直言,只要草民知道,就絕不會隱瞞。”

“那好,我來問你,從疏勒到碎葉只能走盤陀嶺,再繞向北嗎?”

“這個……”聽到‘碎葉’兩個字,阿明有些敏感,他猶豫了一下,張煥將他的表情看在眼裏,便笑了笑道:“如果你不知道就算了,我再問別人。”

“不!我知道。”阿明雖然是大食人,但他對來自波斯的黑衣大食卻沒有什麽好感,他的祖父曾是白衣大食伍麥葉王朝的宮廷官,說起來,他也是個亡國之人,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商人,商人最大的特點便是能抓住機遇。

就在張煥要下逐客令的瞬間,他立刻道:“一般商人都是走陀盤嶺,但從疏勒向北約兩百五十裏還有一個山口,叫托雲山口(今天的圖嚕噶爾特山口),一直走便可直達碎葉和熱海。”

‘托雲山口’,張煥猛地一拍腦門,他應該知道的,當年高仙芝打怛羅斯之戰,走的不就是托雲山口嗎?漢朝時便在那裏設立了驛站,自己怎麽忘了。

他一把將阿明拉到沙盤前,指著北面的群山道:“你告訴我,山口在哪裏?”

阿明還是第一次見到沙盤,他嘖嘖稱贊做的精致,他仔細地看了看沙盤,一指北面的一座山道:“就是這裏,路很不好走,但駱駝和馬匹可以穿過天山,直達碎葉。”

“可以直達碎葉。”張煥怔怔地盯著此處,這是一個無比大膽的念頭,突然的發現完全推翻了他原來的戰略計劃,繼續西征是他大方向,原來的計劃是在疏勒積累數年,再向西進攻,可那樣一來,大食也完成了它對蔥嶺以西文化及宗教的同化,同時也會部署大軍抵禦唐軍的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