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回首西望(第2/2頁)

此刻,張煥正將一面黃色的小旗從疏勒鎮的城頭拔下,他在路上剛剛得到消息,由於赤松德贊從吐火羅北上,必經疏勒鎮,孤軍守在疏勒的曹令忠已經被迫放棄疏勒,二千多名唐軍和他們的家屬一萬余人轉道去了於闐鎮,現在情況不明,也就是說,現在的安西已經沒有屬於大唐的城池了。

奪回安西一直是張煥既定戰略,占領河西後,由於兩淮局勢不穩,他便暫時擱置了西進的計劃,轉頭向東發展,現在隨著新內閣的建立,大唐三權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時局也逐漸穩定下來,趁著這個朝局暫時穩定的機會,他便繼續向西實施西進戰略,在朝中,他讓張破天代理自己的投票權,而他本人則將全部精力放在安西之上。

奪取安西,不僅僅是為了恢復盛唐的榮耀,它還有著更深遠的戰略意義,由於多年的黷武窮兵,吐蕃已經從二十年前最強盛之時慢慢走向了衰落,兵力銳減、財政枯竭,且失去了奴隸的來源,為了挽救衰落,赤松德贊在爭奪吐火羅失敗後,便將最後的希望押在安西上,企圖控制整個安西,以安西為基地,從東西方貿易中獲取最大的利益,而一旦它失去安西,吐蕃的勢力也就將全面退縮回青藏高原,只會在衰落與內訌中走向滅亡。

而回紇已經將國策轉向西方,但西方民族矛盾重重,大食人、葛邏祿人、夏留斯人、突騎施人等等勢力也未必讓它輕易西進,所以奪取北庭、安西,也同樣回成為它西進的跳板,而且一旦西進失敗,回紇必將回首東顧,這樣安西和漠北,回紇便形成了對大唐的戰略包圍,如果河西、河湟等養馬之地一旦失去,那漢人對付北方遊牧民族也就將面臨數百年的劣勢。

相反,如果唐軍能拿回安西,回紇人只能越過金山,從葛邏祿人那裏打通向西的道路,對於西域的穩定和安全,意義都十分重大。

也就是這個緣故,張煥便下定了決心,趁吐蕃與回紇爭奪安西的機會,以支援安西節度使曹令忠為借口,出兵奪回這片曾經屬於大唐的土地。

“屬下參見都督!”王思雨走進大帳,單膝跪下,張煥深深行了一禮。

王思雨一直是張煥的心腹愛將,正因為對他的信任,張煥才賦予他臨機處變的決策權力,王思雨也不負他的期望,在這次回紇對星星峽的突襲中處置得當,以微小的損失,贏的了時間,也換取了大局上的有利。

現在張煥對回紇宣戰,也因此有了最充足的理由,他是被迫進行反擊。

張煥笑著上前,將他扶起,見他眉眼中有沮喪之色,知道他心裏還是為失去兩城而耿耿於懷,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也是一個老將了,怎麽就不從大局上想想,失去兩城,反而給了我們西進借口和戰機。”

事實上王思雨在放棄白雲堡之前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但他卻不願過早說出,唯恐會被人理解為掩蓋失敗的借口,他寧可先被處罰,然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

今天都督的一句話使他的眼睛漸漸的亮了,‘西進借口和戰機,’難道都督和他的想法是一樣嗎?

他表情的變化張煥早已經看在眼裏,便取過木杆遞給了他,微微一笑道:“把你的想法說出來,看咱們是不是不謀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