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各逞心機(上)(第3/3頁)

……

元載的府第位於長安最東面的新昌坊,緊靠延興門,新昌坊原本多有胡人聚居,安史之亂和回紇亂華中,新昌坊兩次被亂兵洗劫,建築大多焚毀,隨著大唐的衰落,許多胡人也離開大唐回國,新昌坊也就成了長安人口十分稀疏的一坊,大片大片的土地都空著,甚至很多地方都被居民開辟為菜地,種些瓜果蔬菜,以補貼家用。

在新昌坊的東南角,有一座寺院,叫做青龍寺,在長安眾寺院中只能排為中等,香火也不甚旺,寺裏的僧人便在寺院周圍種滿了糧食蔬菜,元載的府第就在青龍寺對面。

這座府第是他原來做禮部郎中時張若鎬為他爭來的宅子,雖然地方不是很好,但元載卻看中了周圍空地較多,林木茂盛,可使他在喧囂的都城中享受山野之靜。

元載出身貧寒,多年來始終官運不佳,雖然當了幾年的禮部侍郎,但又因為妻子的緣故,所以一直不得裴俊的重用。

元載的妻子是張若鎬的族妹,與他育有兩子,都是準備明年參加科舉,由於家中條件並不富裕,元載每日上下朝只有十幾名家人護送,騎劣馬、拿鈍刀,幾年來都平安無事,但從前日起,他的護衛忽然變成了近百名除去盔甲的騎兵,元載也知道,張煥與崔小芙的矛盾開始尖銳了,他小心翼翼為官,勤奮處理公務,對家人嚴加管束,唯恐被人抓到把柄,每天他天不亮就要出門,回來時天已經黑了。

這天晚上,他和平時一樣,一直處理公務到天黑才起身回府,他又饑又累,疲憊地躺在車廂裏休息,這幾天,各地團練使的報告都陸續送京,兵員、衣甲、武器、馬匹、各地方官府的糧食供應,他要將這些數據先匯整成冊,再和往年數據一一核對,這才能交給張煥。

而且必須趕在四月一日之前完成,工作量十分巨大,每天都要做到天黑。

馬車行使得很快,車廂裏十分黑暗,不時有一道一道的光從車窗縫裏射入,照在元載疲憊的身軀之上,車外,近百名侍衛分兩隊護衛在馬車兩旁,神情嚴肅,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的情況,在噠噠的馬蹄聲中,元載幾乎要睡著了。

馬車拐了一個彎,進入了新昌坊,路兩邊野草橫生、足足有半人高,大樹茂密,黑黝黝的房屋零星地分布在大路兩旁,房屋之間則種著各種農作物,走到這裏,侍衛們的警惕性更高了,他們手上的刀已經出鞘,在夜色中閃著雪亮的光芒。

走到一半時,他們來到一大片空地裏,周圍沒有房子,道路就從空地中央穿過,兩邊只有幾座被焚毀房屋的地基,大片蒿草齊人半腰,夜風吹過,發出一片‘沙沙!’聲,在蒿草中,兩棵三丈高的大樹巍然挺立,就仿佛兩個巨人,一左一右地注視著遠遠走近的馬車和騎兵隊。

忽然,在空地的盡頭射出一支火箭,赤亮的火焰直刺天空,劃過一條漂亮的拋物線,發出尖厲地鳴叫聲。

幾乎是火箭升空的同一時刻,兩邊草叢裏撲出了百名黑衣人,他們各執刀劍,殺氣凜冽地沖向元載的馬車。

騎兵隊臨危不亂,他們迅速結成一個圓圈,將馬車圍在當中,隨即兩人疾馳而去報信,在寂靜的夜裏刀劍聲‘叮當!’作響,不時傳來中刀的慘叫聲和戰馬的驚嘶,兩處兵馬撲在一處,互相廝鬥,混做一線,在不斷扭曲,可誰也破不了誰的陣,人與人鬥、刀與刀擊,殺得難解難分。

可是這些黑衣人並不是真正的刺客,真正的刺客此時正蹲在大樹上,接著枝葉的掩護,一左一右,兩把鋼弩正冷冷地對準馬車的車窗,箭頭在黑暗中閃著幽幽的藍光。

元載似乎知道外面的危險,他始終沒有露面,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了,兩支箭仍然萬分耐心地等待著機會,就仿佛兩只等待捕獵機會的餓狼。

約一刻鐘後,巨大的馬蹄轟鳴聲在遠方響起了,近千騎兵呼嘯而來,將路兩旁的蒿草踐踏成泥,瞬間便趕到了戰場,黑衣人見勢不妙,一聲唿哨聲,紛紛向東逃竄。

跑得慢一點的二十幾人立刻被大隊人馬包圍起來,他們扔下刀劍跪地請降,一場有驚無險的刺殺似乎就這樣結束了。

這時,領隊的軍官上前向元載詢問情況,車簾拉開,露出了元載慘白的臉龐,他擺了擺手,表示自己無事,可就在這時,‘哢’地一聲弦響,一支離弦箭閃電般地射到了,只見一星藍光閃過,弩箭‘噗!’地射中的元載的肩頭。

……